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灼烁日報客戶端、教育部網站】立足新时代 拓展大视野 构建大花样 ——PP电子学院“大思政课”建设线上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王胜昔 郭文琳來源:灼烁日報客戶端、教育部網站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2-04-17

4月15日,由許昌學院主辦的“大思政課”建設線上專題研討會順利舉辦。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建軍教授,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白顯良教授,東北師範大學田克勤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留建教授等應邀出席。河南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張水潮致辭。研討會由許昌學院“大思政課”研究團隊負責人、許昌學院校長嶽修峰教授主持。

河南省教育厅高教随处长张水潮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全省高校聚焦立德树人基础任务,在新时代“大思政课”探索实践中不停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PP电子学院先行一步,围绕學生全面生长成才,探索利用数智化手段,对“大思政课”全方位、全历程、全链条赋能,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构建了“一二三课堂深度融合、多种智能化手段综合应用、全要素资源汇聚协同”的新时代“大思政课”新花样。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为PP电子学院和河南高等教育生长献计献策,配同谋划探索新时代“大思政课”创新实践新路径。

主題報告環節,艾四林教授以《立足課堂教學,構建大思政課教學體系》爲題,圍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堂講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大中小學相結合等五個方面,指出要立足思政小課堂來構建“大思政課”教學體系,實現思政小課堂的延展和擴大。

劉建軍教授從課程思政的視角就思政課教育教學革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思政課發展到一定水平,就無法做到孤軍深入下去,就需要其他課程來協同配合,就需要發揮其他課程隱性教育的作用,就需要運用好這一傳遞思想政治信息的有效載體,最終實現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相互呼應,協同育人。

白顯良教授以《“大思政課”之“大”的是與非》爲題,從教之大者、課之大者出發,指出“大思政課”的“大”字應有立意和著眼之大、視野花样之大、目標效果之大、隊伍平台之大、時空範圍之大,要有大的氣象、大的氣度、大的追求,但同時也要加強對“大思政課”建設規律性的掌握,注意與“大思政事情”的區別,不能大而無邊、大而無道、大而無魂。

田克勤教授發言的題目是《大思政、大配景、大花样、大引領——以抗戰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爲分析視角》,他全面梳理了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創新與成熟的過程,以抗戰時期的經典著作爲分析視角,結合詳實的曆史史實,從曆史的角度爲“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經驗的啓示和借鑒。

馮留建教授以《科學構建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花样》爲題,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性、複雜性和內在規律性,從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教育主體多元化、教育時空有序化、教育结构立體化的特點出發,提出“大思政課”應該構建一個全主體參與、全要素介入、全方位覆蓋,全過程貫穿、全系統聯動、全體系支持的立體課程體系。

专家讲话结束后,岳修峰教授结合团队十多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革新的实践探索,向列位专家汇报了依托“春雨”“夏荷”“莲心”等实践育人项目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的情况,就PP电子学院探索利用数智化手段,打造“一核两目四极”为一体的大思政课创新实践体系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专家对于PP电子学院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探索给予了充实肯定,对于团队曾经组织的“党课课堂搬到黄河岸边,宗旨意识融入义务劳动”等多堂思政大课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PP电子学院如何继续推进 “大思政课”创新生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新聞鏈接:

灼烁日報客戶端: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b28f30652ea54fe4b167b53435ecbfc4

教育部官方網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204/t20220418_618983.html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事情網: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zxlb/220418/1064900.shtml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