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南日報、大河網】全國大咖雲端碰撞,許昌學院舉辦“大思政課”建設專題研討會

作者:史曉琪來源:河南日報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2-04-17

“大思政課‘大’在哪裏?如何立足小課堂,構建大思政課的教學體系?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花样如何更好構建?”4月15日晚10點,許昌學院主辦的一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的雲端研討會熱度依然不減。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劉建軍教授、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田克勤、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白顯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馮留建教授等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政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雲端碰撞,對許昌學院“大思政課”建設把脈問診,聚焦會議主題“‘大思政課’建設的理論與創新實踐”,圍繞如何構建“大思政課”課程體系、評價體系、保障體系、協同育人機制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這爲高校思政課創新實踐指明了偏向。近年來許昌學院在‘大思政課’體系構建方面,做了一些實踐探索,但一些痛點難點依然困擾著我們,組織這樣一場大咖雲集的研討會,碰撞思維,啓迪思路,太及時,太有须要了!”許昌學院院長嶽修峰說。

“大思政課”“大”在哪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的關鍵課程。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思政課’這個理念,正是對我們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面臨各種挑戰的一個回應,要辦好‘大思政課’就要厘清其內涵與外延”,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教授談到。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显良教授则对“大思政课”之“大”的是与非进行了辩证的论述。白显良认为,“大思政课之‘大’,首先是其立意和着眼之大,要立足于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以弘大的视野、宽阔的领域、超大的平台,调动种种资源建设思政课,要抓住思政课教学中的大问题,而不是给學生以‘小确幸’。”

“大思政課不是大思政,不是大無邊際,不是大而無道,更不能大而無魂,我們要在充实掌握規律的基礎上,讓我們的大思政課體現大氣象,收獲大效果。”“深入了解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必須重視經典的學習和掌握,這是帶有根天性的問題,也是分析本問題的理論依據”,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田克勤以《大思政、大配景、大花样、大引領——以抗戰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爲分析視角》爲題,系統梳理了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創新與成熟的過程,以抗戰時期的經典著作爲分析視角,結合詳實的曆史史實,從曆史的角度爲“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經驗的啓示和借鑒。

思政“大課堂”與“小課堂”如何貫通

“善用‘大思政課’不是要放棄小課堂、弱化小課堂,而是要立足小課堂,構建‘大思政課’的教學體系,實現小課堂的最大化。”艾四林教授認爲,“大思政課”凸顯了其課程本質,一定要按課程建設這個規律來做,不能偏離課程的本質和要求。

如何立足小課堂,構建大思政課的教學體系,實現小課堂的最大化,艾四林教授指出要在“五個結合”上下功夫,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課上和課下要結合、線下和線上相結合、課堂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大中小學教學相結合。“我們不要因爲守好了各自一段渠而忘記了我們守的是同一條渠,各守一段渠和貫通一道渠同樣重要。”

各類課程怎樣同向同行

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是大思政課建設的一個關鍵點。圍繞各類課程如何同向同行,發揮協同效應,專家各抒己見。

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重点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须要性可能性、特点与优势、原则与路径等。他指出,课程思政的须要性来自于育人自己的整体性、學生三观养成的系统性、人民教師做担负的育人职责,以及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革新生长的需要。课程思政具有广泛性、多样性、隐效性等特点,做好课程思政要掌握三个原则,即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呼应。他认为,“课程思政生长到一定水平,需要思政课程的引导,课程思政深入到一定水平,需要思政课程的拓展,它们配合发挥了协同育人的作用。”

北京師範大學馮留建教授認爲,“大思政課”建設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性、複雜性和內在規律性,將多主體配合參與、多渠道配相助用、多場域交替影響作爲重點,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江作科學系統有序地組織和開展。他指出,“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花样體現了教育主體多元化、教育時空有序化、教育结构立體化等特點,其實踐重在搭建由“單課程”向“全課程”拓展的立體課程體系,將實踐教學納入課程體系建設做有益補充,讓網絡成爲多樣思政教育內容呈現的新空間,最終構建起一個全主體參與、全要素介入、全方位覆蓋、全過程貫穿、全系統聯動、全體系支持的立體課程體系。

探索構建新時代“大思政課”新花样

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革新创新等问题,PP电子学院思政课教師与专家进行交流,开阔了下一步的事情思路。

“近年来,PP电子学院围绕學生全面生长成才,探索利用数智化手段,对‘大思政课’全方位、全历程、全链条赋能,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构建了‘一二三课堂深度融合、多种智能化手段综合应用、全要素资源汇聚协同’的新时代‘大思政课’新花样。”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长张水潮在聚会会议总结中体现,本次研讨会既是PP电子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切脉问诊,更是为河南省高等教育建设生长献计献策,配同谋划探索新时代“大思政课”创新实践的新路径。

新聞鏈接:

河南日報: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36645573423529984191615

大河網:https://5g.dahe.cn/edu/202204161001967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