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專題新聞

【許院聽課錄】之七:一門設計課的“數字經”

作者:鍾偉平 吕小梅 蔡栋 张向波來源: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8-12-14

【编者按】近年来,我校筑牢教学中心职位,聚焦内涵,深化革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峥嵘初显。学校相继启动了“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革新计划”等,立项建设了一批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在教学中得以推广,探究式、讨论式、加入式等新的教学方式获得普遍认同。不少教師已经投身到教学革新的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为此,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特开设《許院聽課錄》专题,通过深入走访深受學生喜爱、充满创新力的课堂,从微观层面挖掘课堂教学革新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以供借鉴。《許院聽課錄》也是本學期學校通識寫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寫作》的“实题”项目,所有篇目由教师指导、學生独立采写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教學结果的一種展示。


一門設計課的“數字經”

 

 

3个教学目标、3个课程设计原则、3个教学情景, 5个步骤, 3方评价……PP电子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卢青老师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似乎对数字“情有独钟”,看似簡單的數字構成了一个精心的、为學生量身定做的課程教學體系。

《包裝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也是我校首批應用型課程革新項目之一。盧青老師通過的实践性、情景化、职场化的教学方式,资助學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真本事。

“1、3、5”項目式教學三步走

“國際幼兒園的標志如何體現國際性、宁静性”“如何體現幼兒園的精神面貌” ……在艺术楼事情室,卢青老师和2016级视觉转达专业的學生们,正在讨论一个具体的项目:为PP电子市某幼儿园做标志设计。

卢老师的项目式教学课程整体架构,可以用“1、3、5”来归纳综合。“1”是指以真实项目来组织教学,把传统的教学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以项目需求为参考,整合知识模块,得出新的行动教學體系。“3”是指《包装设计》课程设置有3个设计情景,划分为洗化用品包装设计、食品包装设计、文创产物包装设计。“5”则是指5个事情步骤,划分是市场调研、项目构想、方案设计、结果制作、产物评价。

“我们希望學生的设计作品被社会接纳,由作品转化为产物,投入到生产当中。这对學生来讲学以致用,是一种荣誉和激励。另一方面,服务了地方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卢青老师说。

该课程的考核也有很大变化,接纳多方评价的方式。除了老师点评,學生自评、互评外,還有第三方評價,即同行評價,邀請一線的設計師、設計事情者,以及客戶代表等進行評價。

3+3=教學目標+課程設計原則

谈及为什么要课改,卢青老师说:“从就业方面讲,视觉转达设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多,就业前景好,但是据用人单元反馈,學生实践应用能力与预期有一定差距。从学情方面讲,我们的學生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学习需求是有个性、有激情、喜荣誉、盼加入,传统的教学要领削弱了學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學生课堂加入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解决上述问题,经太过析研究,卢青提出3个教学目标和3个课程设计原则。“3个教学目标”是把与视觉转达设计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素质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定位结合在一起;为培养出满足行业需求的设计事情者,而提出的3个教学目标,划分是知识目标、技术目标和态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该课程的设计原则有3个:以项目为载体,以學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真实的项目中,學生有了一个完整的事情化、职业化的学习历程,真学真做才气掌握真本事。在教学历程中,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學生为中心,更能引发學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卢青说。

課程革新取得结果“1+1>2”

除解决了學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學生课堂加入度低这些难题之外,师生均有“意外收获”,课程革新发生了“1+1>2”的效果。學生除了课上“有所学”外,课余时间积极加入种种设计角逐,事情后仍能有“获得感”。2015级视觉转达专业學生柴煜洲说,“卢老师的课有趣而且实用,加入事情以后更是深有体会,我在卢老师的课堂上学到的工具,事情后仍然能从中罗致营养。”柴煜洲利用大学的空余时间,曾加入河南省的破局角逐、河南省的光盘行动设计大赛等。

學生们有所收获的同时,卢老师也有“意外收获”。卢青老师荣获全国第七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说课二等奖應邀擔任全國第八期應用型課程建設大課堂特約說課示範嘉賓應邀到西安歐亞學院作應用型課程革新專題講座等;並榮獲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統教學技术競賽一等獎,河南省教學標兵稱號;2017年許昌學院第一屆應用型課程設計競賽一等獎等。

據了解,近年來我校實施了“應用型課程建設計劃”,要求老師凭据OBE理念對傳統課程和教學內容進行重構,促進課堂教學與生産過程的對接,打破傳統學科知識體系,使生産鏈與課程鏈有效銜接。要求課程以職業能力培養爲重點,構建差异的素質教育模塊、知識學習模塊、能力實踐模塊,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學校通過“以賽選課”,開展了“應用型課程設計競賽”,2017年把競賽獲獎的24門課程立項爲校級示範性應用型課程,起到了引領全校課程轉型的作用,形成了應用型課程建設的良好氛圍,目前已有部门課程在國內重要比賽以及論壇交流中獲得佳績和同行的高度評價。(本文系PP电子学院通识類寫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寫作》结果。采写:吕小梅、蔡栋、张向波;指导老师:鍾偉平)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