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心中的创业梦,在本该享受校园时光的时候,就开始积累社会经验,探索自己的创业之道。面对繁重学业的压力,面对亲人朋友的不解,他们仍勇往直前。这群可爱的大學生创业者们,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智慧,立志在创业的舞台上绽放色泽。
找准定位,就找准了風口
“目前高校校内种种署理成患,學生消费后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许多,注意到这个现象之后就有了创业的想法,想实验建设一个团队专门为學生权益提供保障。”2014级电气﹙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余炜在有了创业的想法后,就和团队成员一直在为这个想法的实现而努力。
2016年12月26日,他建设了河南智千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1月1日确立了团队校baby的创业项目,主要业务是作为第三方平台,为學生消费者提供相关权益的掩护。谈到团队名称,余炜这样跟记者解释,“baby意味着弱势群体,在某种意义上學生也是。我们的定位和宗旨就是服务高校學生,为所有高校學生的权益选择提供保障。”
但在创业初期,这个团队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真正开始运营公司的时候才会发现各个阶段都市面临各式各样差异的困难:创业初期的人员和资金不足问题;略有起色时的技术和创业者能力问题以及现在的资金和市场资源的问题。虽然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很兴奋的是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一直都能把劲儿使到一处,遇到困难能一起想措施解决。” 余炜在采访中这样说到。
一路走來,余炜帶領的創業團隊獲得了全國第三屆互聯網+大賽許昌賽區三等獎、許昌市創業大賽暨河南省“豫創天下”創業大賽許昌賽區優秀獎、許昌學院第二屆創青春大賽二等獎等多個獎項,2017年營業額爲25萬;2018年截止到5月,總營業額爲16萬。
藏在手工裏的創業夢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真好。”這句話說出了14級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孫濤的心聲。
“我小時候就很喜歡手工”,作爲藝趣DIY手工坊的創建者的孫濤對手工有著強烈的興趣。偶然一次機會,學姐送了他一套彩泥,這套彩泥的質地很輕,很柔軟而且易定型。孫濤說:“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種质料。”就這樣,他利用課余時間捏了许多小動物做成吊墜送給了身邊的人。他也開始在這條路上慢慢摸索著前行。
“我真正开始创业是在2016年元旦,那时候陪女朋友在洛阳玩,在步行街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手工坊,我看到了我理想中的小店。跟东家谈了很久之后,我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回到学校后孙涛就和在教育科学学院“学院工艺坊”社团里的6个小同伴一组组建了最初命名为创意DIY手工梦工厂的小事情室。像许多刚起步的创业者一样,创业初期的孙涛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因为没有起步资金,所以我只能从生活费里省钱去买质料、买工具,可每月800元的生活费基础不够。”在室友的建议下,孙涛开始把他的工具做成吊坠,在女生宿舍连廊摆起了小摊。现在创业两年的他仍清晰的记得,第一天的晚上他一共卖出了13个吊坠,拿到26元,这是正式开始创业的第一笔收入。孙涛说:“那个月我一共摆了26次小摊总共卖了一千一百多块,我用这笔钱买了更多的原料和配件。”在2016年5月22号,孙涛接到了项目通过审查的通知,在颖川众创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事情室。2016年七月初的创翼大赛全省决赛中他的团队角逐分数在小组中排名前25,获得了“创翼之星”的荣誉称谓。
“手工坊目前注册了个体工商户,共有成员7人,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亲子手工DIY 手工、DIY暖场 、幼儿园教師培训运动也都在正常运行。”在谈及手工坊未来的计划时,孙涛说:“我想在我结业3年内逐步从半零售半服务太过到全服务, 逐步将教師培训作为生长重点。”
对于孙涛而言,创业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利润,更多的是创业历程中的生长。“我比以前越发成熟, 眼界越发开阔 ,对于一些事情的理解也越发全面。希望有创业梦的学弟学妹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從“0”到“1”的創業之路
寸頭、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體型微胖的他,總是給人一種沈穩幹練的感覺。他是河南全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是14級土木工程學院门路與橋梁工程專業的王震。
谈到自己创业时的初衷,王震告诉记者,自己在2016年大三的时候曾准备在学校找一家领导机构为考研做准备,但在仔细视察其时学校已有的考研培训机构后发现,大部门考研机构是使用教学老师提前录制好的授课视频来进行授课的,他觉得这种要领对自己来说没什么价值。之后,他通过不停对比其他已经相对比力乐成的考研机构,发现接纳面授式的要领培训,學生的考验乐成率反而更高。于是他便萌生了自己来开办一家面授式培训机构的想法。
“大一的時候加入學校的創新創協協會,並在大二當上了該協會會長,同時兼任學校創新創業學院創業助理,跟著老師學習治理創業團隊,期間學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識。”王震告訴記者,那段時間裏他認識了许多有創業想法的夥伴,發現教育培訓行業發展前景巨大,尤其是考研培訓市場。
在2016年10月份,王震和幾個夥伴正式創辦了河南全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團隊剛建设時只有8個人,“剛開始的那段日子真挺難熬的。”王震告訴記者,“公司剛建设時,人員架構不完善,需要處理的各種事情都壓在了我們8個人肩上,忙到顧不上吃飯是常有的事情。也有想過要放棄,但是每當想到身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在默默支持,就又取消了這個念頭。”
2017年11月,王震的创业团队被评为“PP电子学院大學生创新创业明星团队”。截止到目前,公司运营新东方项目快要一年半的时间,在考研面授市场这一块占据了约莫40%的份额,营业额到达快要30万元。
談到未來的计划,王震滿懷信心。“目前我计划先把咱們學校這部门業務做好,積累好前期的經驗,再慢慢把業務擴大,預計兩年之內達到80%的市場價額,營業額突破100萬,同時現在也正在著力培養新的團隊成員。我的作用是使這個團隊從“0”到“1”,團隊之後的發展還需要依靠這些新生力量。”
手繪創青春,創出新精彩
与以上三位创业者差异的是,美术学院2013级绘画专业學生魏思远已经结业一年。但他的创业之路也是从大学开始的,而且还发动了不少想创业的学弟学妹一起做事业。由于自身专业优势和对绘画的喜爱,大学期间魏思远与同年级绘画专业油画偏向的吕明一起开办了万物生手绘事情室(现更名为绘视界艺术创意事情室),主要卖力墙画、艺术设计等项目。
从最初两人的“白手起家”,到现在团队已吸纳创业學生38人。“这个项目一方面可以让学弟学妹们在闲暇时间赚个零花钱,另一方面墙体手绘与我们专业相关,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术,这也是一个锻炼。”魏思远这样说。如今,该团队积极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足迹遍至郑州、周口、开封、PP电子等四地的五县十个行政村,累计手绘文化墙12000多平方米,他们用手中的画笔为美丽乡村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虽然我们这个事情要在室外风吹日晒,很脏很累,但是我们的事情很自由,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幸福。”每每谈及自己的事情时,魏思远总是绝不掩饰自己对它的喜欢。
對于公司的未來,魏思遠有這樣的目標與追求,“我想把這個項目做成一個品牌,就像說起超市,你會想到胖東來,說起板栗,你會想起皇栗皇,說到牆繪,你就會找大魏!”
一年又一年,急遽又夏天。又到了畢業的時節,走出校園的你們在創業的路上或許會遇到更大的機遇,或許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但相信有夢想爲伴的你們定可築夢乐成!
(特别谢谢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提供新闻线索;學生记者:趙豔榮、朱琳、付孟文、陶樂、侯偉娜、汪歡笑、張若雅、高祎翡、邵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