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專題新聞

【轉型發展進行時】之七:敢“闖”敢“創”的許院創客們

作者:钟伟平 甯智沛來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編輯:甯智沛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6-12-15

2016年,我省高校结业生人数达51万人,大學生就业难度再次升级。做好就业创业事情,把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输送到经济社会生长的各个领域,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生长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近年來,我校的創新創業事情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認真貫徹國家創新創業教育革新理念,凭据“項目化運作、團隊化培育、基地化建設、整體化推進”的事情思路,开端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事情體系,湧現了一大批有知識、有能力、有朝氣的創新型團隊和人才。

 

村官張策的“花木致富經”

 

前不久,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主辦的“首届大學生创新创业标兵”评选运动中,我校结业生张策脱颖而出,当选首届“十大河南省大學生创新创业标兵人物”,展现了我校大學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精神风貌。

8年前,张策从PP电子学院结业并选聘为PP电子市首批大學生村官,回抵家乡任职至今。8年间,他用在大学期间零星创业积攒的1.5万元奖学金和租用的1亩土地开始,生长到现在的资产规模近千万,占地360亩的科技型种苗培育企业,开拓出了林业种植新路子,造福了一方乡里,也点燃了乡亲致富新希望。

張策回憶到,2010年春天,他的1畝土地共培育出6萬余株櫻花苗,扣除成本後掙到了近10萬元。挖到第一桶金後,他又把資金全部用于擴展種植面積和優化栽培技術上。投資5萬元建设了許昌市第一家“微扡插科研組培實驗室”,並自主研發“微扡插組培技術”、容器種植和NAA生根處理技術,還與北京林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鄢陵縣林業局達成相助共建協議。

 

             

張策在全國創富大賽(河南賽區)中獲得銀獎

 

通過幾年的摸索與實驗,他的公司在花木新優品種引種、繁育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完善的生産技術方案,逐漸形成了一套“引種→繁育→示範→推廣→主導市場”的發展經營模式,成爲鄢陵花木行業的領頭羊。

談到今天的乐成和收獲,張策不無感歎地說:“大學期間學校對我創業夢想的啓發引導和創新創業能力方面的培育(養)太重要了,正是如此,我才找到了契合花木經濟産業發展偏向的新技術和新的治理手段。”

張策的乐成絕非偶然,就像他說的,學校對其創新意識的引導和創業技术的培養與實踐,助推著他在創業路上越走越堅實。

近年來,學校相繼建设了“创新创业学院”、“大學生创新创业中心”,2015年建成8300平方米的集指导服务和项目孵化功效为一体的创新创业中心大楼和4000平方米的大学科技园,2016年又建成3500平方米的集“事情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于一体的“众创空间”,爲有志創業的師生團隊提供優質的綜合創業指導服務宁静台。

 

鈞雅堂師生們的“創藝世界”

 

走進創新創業中心我們可以看到,從一樓到六樓,皆是創業團隊忙碌的身影。在擺滿各式陶藝瓷器的308房间,我们见到了设计艺术学院老师王静领导她的6个學生建设的“钧雅堂”创业团队。

 

王静领导她的6个學生建设的“钧雅堂”创业团队

 

王靜老師告訴我們:“产物设计(陶艺偏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特别紧密的专业,光是理论的学习基础不足以让學生对陶艺有很深的了认知,也不能掌握陶艺生长的趋势,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把各人的创意酿成作品,再把作品酿成产物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促进团队和事情室的生长,她领导學生去景德镇和宜兴学习最新的生产工艺,也经常和學生前往神垕古镇的窑口观摩学习钧瓷的瓷板烧制。通过了解师生以及社会人士的需求,他们逐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注重创新,追求奇特,拒绝复制,在传统的陶艺造型和烧制历程中融入现代和时尚元素,在充实展示陶瓷器皿的艺术和审美同时,使之富有实用价值。

如今,事情室的産品創意十足,活力四射,逐漸受到了市場的肯定和歡迎。據王靜介紹,前不久事情室和許昌某沐日酒店簽訂100套左右的具有三國文化風情的茶具産品的訂單,某論壇的組委會也前來定制了100套帶有活動logo的陶瓷杯子……目前,事情室的線上銷售情況也很是好。

榮譽和回報越发堅定了他們信念,他們對陶藝的熱愛,對鈞瓷文化的鍾情也不只停留在現在。該團隊成員劉瑞和仲惠准備在禹州神垕開一家屬于自己的事情室:“其實一開始我沒想過要創業,但是在‘鈞雅堂’建设以後,通過老師的指導,我在這裏學到许多實訓經驗,所以想繼續在這方面發展。我們畢業了,但對鈞瓷文化的熱愛絕對不會畢業。”

 

漢服孫青龍的“百萬投資款”

 

近日,一则大學生以“汉服文化”创业获得百万投资的新闻在种种媒体上广泛流传,创业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即是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大三學生孙青龙。

原來今年11月,他們幾個承辦了“2016年中原首屆千人漢服秀暨首屆中原漢服文化節”,召集各大高校漢服愛好者近千人參與這次首屆中原漢服文化節,引起了一股“漢服熱”社會效應,開創了“中原漢服文化節”先河,引起社會及媒體的廣泛關注。他們這些項目獲得了華夏漢服社董事長張曉亮百萬元的投資,並爲他們提供了上千平方的辦公室。

 

孫青龍(右二)和他的創業夥伴

 

孫青龍因爲創業和许多人都打過交道,走在校園,遠遠就有人叫他“小孫”。2015年,擔任河南省高校文聯許昌分會主席的孫青龍,在文聯峰會上認識了幾個小夥伴。巧的是,這幾個人不僅都懷著滿滿創業的激情,而且都深深熱愛著中國傳統文化。一拍即合的幾人注冊建设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孫青龍擔任創意總監。不久後,公司就誕生了“中原漢服文化節”的想法。

下一步,孫青龍他們的團隊還將打造“首屆漢服寶寶秀”、“首屆漢服十二钗”,以及與紐約漢服春晚遙相呼應的“全球首個漢服文化月暨2017漢服春晚”等活動,讓更多的人群接觸和了解漢服文化。

這些敢夢敢闖敢做的團隊和個人,用他們的智慧和創意成爲了“公共创业”的先行者和“万众创新”的实践者,他们的生长轨迹和创业经历也成为了大學生创新创业的标杆和规范,近三年我校學生先后在海内种种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185项,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创业团队、创业明星和优秀指导老师。

学校创新创业事情的有效开展,使得我校大學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不停提高,这对引发大學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启发和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助推PP电子学院转型生长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图文统筹:钟伟平 甯智沛 學生记者:王仁茹 赵艳茹)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