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綜合新聞 > 正文

【特別策劃】“十三五”規劃院長談(二)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編輯:鍾偉平 浏覽量: 日期:2016-05-17

【編者按】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學校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的開局之年。在開啓“十三五”的關鍵節點,學校轉型發展進入“攻堅期”,深化轉型、攻堅提升的任務越來越重,爲正視當前面臨的問題、困難和挑戰,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加速學院和學校的轉型發展,進一步明晰發展思路,學校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在學校官網、《許昌學院報》、官微等開辟《“十三五”規劃院長談》專欄,特別邀請二級學院院長立足本院實際,圍繞專業學科建設、教育教學革新、産學研相助、創新教學要领及評價機制、應用型人才培養等問題發表真知灼見,特別是加速i轉型,內涵提升、創新引領、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新思路、新理念等,今天推出第二期。

 

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加強應用研究提升辦學層次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吴长增

我院“十三五”規劃的總體指導思想是:深化專業內涵建設,突出辦學特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把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放在越发突出的位置,不斷提高研究水平,努力提升辦學層次。

以化學工程與技術碩士點和化學工程專業碩士點建設爲目標,堅持項目帶動,圍繞地方産業做文章,重點發展應用化學、制藥與精細化工、工業催化等學科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産業關鍵技術,開展獨立或聯合攻關,深入開展應用研究,助推地方産業升級。

圍繞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凝煉專業特色。化學專業抓住國家鼎力大举發展中醫藥産業的曆史機遇,圍繞禹州中草藥産業,應用化學在精細化學品化學基礎上結合許昌特色發制品行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專業分別圍繞化學制藥、綠色低碳經濟等領域打造專業特色。

加強學科帶頭人培養,凝煉學科偏向,培育5-7個發展潛力大的學術團隊,搭建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各級各類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學科等研究平台。

啓動工程教育認證准備事情。深化教學革新,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吸收企業技術與治理人員參與創新創業指導,將項目調研、産品研發、市場推廣、建设公司等形式引入教學過程替代化工見習、畢業實習等教學環節,通過實戰訓練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高學生對市場以及行業生産的認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創業意識的提高。加強教與學的供給側革新,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革新。

 

轉型配景下教育科學學院發展革新展望

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李晓慧

 

教育部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革新,加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産教融合、校企相助,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术型人才。教育科學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作爲傳統師範專業如何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是一個很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不斷探索中我們的基本思路爲:

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面,實現兩個轉型:一般項目向應用研究偏向的轉型,單一團隊向産學研相助轉型。推動建设青少年心理發展研究中心、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心理咨詢與診療研究中心,打造應用研究和創新平台;實現課程與實驗(實踐)的融合、實驗(實踐)與創新的融合、創新與结果的融合。建设幼課360網絡教育平台。

産學研相助方面,進一步推動與上海一楓教育集團、河南建業教育集團、廈門萬象科技的相助,並對與原有教學實踐基地的相助方式和模式進行革新,由單一的教學實踐相助向産學研結合推進。

不斷創新教學要领及評價機制,構建以專業技术體系爲焦点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質量標准體系,突出職業化和創新精神。制定實踐教學的規範化標准,加強實踐教學的實效性。

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一是凭据就業、出國、考研、創業等差异導向對學生加以分類培養,分別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二是革新課程體系,引入名師課堂、專家論壇和基于一定结果形式的課程。三是革新考核模式,實現一張試卷向一定结果形式的考核方式轉變。

 

砥砺奋进  质量立院  再谱外院生长新篇

外国语学院院长 刘彩霞

 

外國語學院“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強化“質量立院、內涵發展”意識,以“穩定規模、深化革新、提升質量、培育特色”爲指導思想,以師資隊伍建設爲保障,以專業建設爲引領,以教學和課程革新爲抓手,以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爲支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打造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水平較高、服務社會成效顯著、有一定辦學特色的外語學院。

以“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爲主要建設學科,以外語教育研究、翻譯研究、語言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等偏向爲支撐,以“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爲平台,開展學院學科建設,凝練科研偏向形成特色。

緊密結合“一帶一路”、“互聯網+”時代配景下社會對差异外語人才的需求狀況,適時開設小語種;推進省級特色專業、校級重點專業及卓越商務外語人才項目建設事情;穩定“英語”雙學位專業辦學規模,不斷提升辦學水平。

進一步深化教學革新,調整和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努力形成科學、合理、有特色的應用性專業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探索實施達標測試免修及基于學生未來職業規劃的大學英語分級分類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革新。第一課堂實踐類課程形成一定規模並建设起完善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第二課堂實訓活動制度化、系統化、規範化,不斷實現學生高層次專業競賽項目新突破;國內外實習基地建設穩態發展,爲學生搭建更好實訓平台。

校企相助与社会服务方面,深入推进与现有相助单元的相助共建,进一步开拓新的相助辦學渠道,在实训平台搭建、协同创新项目推进、双师教师培养方面有实质性进展。

 

承画圣遗风  走特色辦學之路

美术学院院长(工笔画研究所)院长兼所长   陈文利

 

十三五期間美術學院將著重發揮自身優勢,突出專業特色,做強做精美術學專業,開發拓展繪畫專業,全面注重內涵發展,提升辦學水平,努力構建结构合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省屬院校一流藝術類院系。

學科專業建設方面,在原有美術學、繪畫兩個專業的基礎上,積極申報書法學專業,擬增加美術與文化遺産保護、民間美術、版畫、插畫、雕塑、書法教育、書法裝飾等多個專業偏向。以申請建設藝術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爲目標,以建設省級人文社科創作基地、省級文化傳播平台爲重點,依托獨特的人文、地理優勢,加強工筆畫、書法等具有突出優勢和特點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設。

師資隊伍方面,加強高層次科研人才隊伍的培養、引進,整合教學、科研人才資源,推出一批在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標志性學術结果。

我們將深化與禹州吳道子書畫院、長葛鍾繇書畫研究院、葛天氏研究會、許昌春秋樓、灞陵橋景區等機構在扒村窯繪畫藝術、鈞瓷造型藝術、三國文化、關羽文化的深度研究,逐步建设以藝術家事情室、商業畫廊和公益性藝術展覽館爲主體的藝術社區,加強創作科研结果的治理與運用,建设創作科研结果産業轉化平台和機制。

另外,我們將把“相聚畫聖故裏”工筆畫學術邀請展逐步品牌化,每兩年舉辦一次展覽,並努力由省級展覽向國家級展覽過渡。建好三個事情室,即現代工筆畫事情室、具象表現油畫事情室和楷書藝術事情室;同時建设設施完善的作品陳列室、臨摹室和收藏室,提高美術學院的人文內涵建設。

 

深化转型生长  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主持事情)王德國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食品類卓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關系到我國食品科技産業的發展進步、國家食品宁静以及國民康健。十三五期間,我們將圍繞培養高質量卓越應用型食品類人才進行探索。

一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实践教学革新。学院目前建成并运行中试生产线,纯净水、酸奶实训正在顺利进行,啤酒、焙烤实训正在准备。学院接纳校内工程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师工程实践水平,全面推进实践教学革新。二是建设三位一体实践平台,挖掘高校、企业、学生优势资源。加大实践教學平台建设力度,增强教研仪器、实验室条件等硬件建设。凭据行业企业的康健生长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三位一体实践平台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和技术,又能使学生的职业素养获得培养,迅速和社会、企业实际需要接轨并融入到社会生产实践的经济运动以及科技进步与工业生长中。三是凝练学科偏向突出科研重点。在药食两用植物栽培、加工及功效身分研究方面,我院已形成完整的研究思路,并将成为下一步新的科研偏向和研究重点。

在許昌學院“強力推動發展轉型積極建設應用科技大學”的轉型發展過程中,我院將立足學校轉型大配景,審時度勢進行定位和調整學科偏向,深化轉型,培養卓越應用型食品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