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基于應用能力提升的一流“金課”?6月27日上午,40余家主流融媒體記者走進許昌學院,通過實地探訪的形式了解到,該校近年來持續推進包罗內涵提升戰略在內的三大戰略規劃,築牢教學中心职位,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推出課程質量提升計劃,專門建设課程中心,聚焦內涵發展,推進産教融合,著力打造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一流應用型“金課”。
以OBE理念爲引領,系統推進課程建設
學校從頂層設計系統謀劃了教學革新與課程建設,以OBE理念爲遵循,堅持“整體提質,重點培優”的原則,一方面通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持續完善與學校定位和人才培養總目標相契合的課程體系,通過修訂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系主任說專業、教師全員說課程達標等活動,有效保證了OBE理念在課程層面真正落地,买通了人才培養的“最後一公裏”。另一方面,以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一流課程”建設、校級示範性應用型課程培育、通識精品課程培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等爲引領,開展“教學創新大賽”和“應用型課程設計競賽”,通過“以賽選課”方式立項校級課程思政、一流課程、應用型課程等重點建設項目,帶動提升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整體水平。

許昌學院舉辦教學創新大賽
以立德樹人爲基础,築牢課程育人底色
學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實施“思政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緊緊抓住課程建設“主戰場”,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事情,使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同頻共振,形成育人协力。學校在所有專業全面實施“一課一思政”,推進課程思政教學環節全覆蓋,將課程思政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貫穿于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論文各環節,使課程思政在課堂教學層面落地落實;立項建設示範性“課程思政”項目,引領帶動各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充实發揮第二課堂育人功效,把思政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形成了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櫻花文化節等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三國文化、鈞瓷文化、中原農耕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資源,開發校本特色課程,發揮地方優秀文化育人功效。

學校舉行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大賽
以應用能力爲主線,引領課程轉型提質
學校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緊扣應用型高校服務面向地方性、區域性、行業性的特征,實施“應用型課程建設計劃”“一流課程建設計劃”和“課堂教學範式革新計劃”,聚焦應用型人才的焦点能力和素養,開展教師能力提升、課程內容、教學手段與要领、課程評價等革新探索。學校連續8年實施校地共建人才“雙百工程”,專業教師走出去,行業專家請進來。通過引導教師進政府部門、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了解地方發展需求,將課程建設根植地方發展土壤。學校聯合行業企業,配合制定突出“應用”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基于職場需要的課程體系;配合開發應用型課程及教材,以知識與能力的應用爲主線重構教學內容,以事情任務爲依據設計教學情境,以事情過程爲參考組織教學活動,以能力達成爲標准改進課程評價,切實提升應用型課程建設質量,引領全校課程轉型提質。目前,學院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2門,部门應用型課程在國內重要比賽以及論壇交流中獲得佳績和同行的高度評價。
新聞鏈接:https://4g.dahe.cn/zt/202306271260383
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123579588010319872/web/content_112357958801031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