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化技術正在深刻影響生産生活的各領域和全過程。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的關鍵課程,要更好地擔負起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重任,就必須抓住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以數字化技術豐富其育人內容、創新其育人方式、完善其評價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鼎力大举量引導學生”。落實這一重要要求,進一步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需要善用數字化技術聚合教學素材和資源,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庫。好比,教育部牽頭打造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台,荟萃了問題庫、案例庫、素材庫和在線示範課程庫等資源,爲思政課教師提供海量學習資料和教學素材,有助于把原理講深、講透、講活。用好數字化技術,能夠使“大思政課”課堂真正大起來、視野真正寬起來、內容真正活起來。
數字化技術在“大思政課”中的廣泛應用,有效推動了教學方式的變革。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淆教學等要领,不僅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還充实調動了學生學習思考的自主性。在紅軍長征系列虛擬仿真教學項目、紅岩精神系列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等“大思政課”體驗中心,廣大教師帶領學生與曆史人物跨時空對話,深度體驗曆史場景,讓學生充实感受“體驗式”和“沈浸式”課堂的樂趣。在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下,“大思政課”達到了溝通心靈、啓智潤心、激揚鬥志的效果。
教學評價體系是“大思政課”建設效果的探測器和矯正器。憑借快速的計算能力、精彩的存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數字化技術能夠動態記錄“教”與“學”的相關情況。以數字化技術科學評價教學過程與结果,不僅可以實現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問診把脈”,還有助于實現知識評價、能力評價和價值評價的統一,爲校正問題、提高水平提供依據。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原理,要注重方式要领。當代青少年作爲互聯網的原住民,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探索未知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快。數字化技術爲“大思政課”打開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爲把原理講深、講透、講活提供了有效助力。運用數字化技術賦能思政課堂,豐富“大思政課”教學內容、創新“大思政課”育人方式、完善“大思政課”教學評價體系,將有效推進“大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實支撐。
新聞鏈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806844/6676066
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6358e6a9-48b5-4de0-aaaa-47aa09a93200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739061274739945255
http://www.shuren100.com/jyxc/202207/15/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