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我校 “中原农耕往昔风貌(老照片)展览”开展

作者:朱国君 宁智沛來源:黨委宣傳部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4-05-17

5月16 ,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校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农博馆)隆重举行“中原农耕往昔风貌(老照片)展览”开展仪式。我校党委副书记马超,副院长郑直,原正校级调研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PP电子市文化与新闻出书局正处级调研员高宇平,政协PP电子市委员会文史委主任卢开放,PP电子日报著名摄影记者、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特邀摄影师张培林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展仪式。PP电子市文化局、文物局、我校相关部门卖力同志、农博馆专家团队以及师生代表加入仪式。开展仪式由黨委宣傳部副部长崔越主持。

黨委副書記馬超在儀式上致辭。他指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我校農博館相應提出了口號“農博拓展育人渠道、藏品架起溝通橋梁”。本次展覽的主要是特邀攝影師張培林先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關于農村題材的攝影作品,他的這些老照片留存到今天,成爲了十分珍貴的曆史資料和藝術作品。

馬超副書記說,農博館開館以來,受到了社會較廣泛的關注和參觀者歡迎,至今已接待參觀團體250多個,參觀人數超過28000人。2013年,農博館先後被命名爲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許昌市青少年社會教育基地等,並榮獲教育部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结果二等獎,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实證明了農博館的社會價值、曆史意義和育人功效。今後學校將繼續努力,堅持不懈地抓好農博館後續內涵建設,充实發揮它的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美德、教育子孫後代、推動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

我校原正校級調研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名譽館長汪慶華在儀式上講話。他說,本次攝影展生動記載了往昔歲月的農村面貌和曆史變遷,從中可以受到深刻的啓迪和教育。面對漸行漸遠的傳統農耕文化,人們充滿深深的懷念和對鄉愁的慨歎,在傳統農耕文明發生嬗變和時代轉換的曆史節點上,我們有責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農博館正在謀劃和實施中原農耕文化記憶傳承工程,它的基本框架一是持續抓好農博館實體展示平台,二是積極開發網絡傳播和溝通平台,三是編纂傳承中原農耕文化記憶的著作和文籍資料,四是積極探索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台的利用。眼下,農博館即將正式開通公衆微信賬號“微言中聽”。

許昌市文化與新聞出书局正處級調研員高宇平在儀式上發言,他說,農博館的建设填補了全省乃至全國農耕文化專題陳展的空白,今天又在此舉辦專題攝影展,無疑爲廣大市民提供了一道文化大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城鎮化會議上特別強調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要記住我們的鄉愁。實際就是重視精神家園的守望,讓我們看到明天的去處,不忘昨日的來處。許昌日報著名攝影記者、農博館特邀攝影師張培林也在儀式上發表感言,向各人分享了他的創作經曆和對農耕文化的深情。

鄭直副院長宣布“中原農耕往昔風貌(老照片)展覽”開展,參加儀式的領導、嘉賓和師生一同觀看了展出。(攝影:甯智沛)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