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轉型發展巡禮之三】許昌學院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轉型發展側記

作者:吳國玺來源: 編輯: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4-11-04

飞天俯瞰 城乡园林计划谱新篇

——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轉型發展側記 

 

2014年10月16日,許昌學院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無人機低空遙感技術中心自行研制的一架16旋翼低空遙感無人機和一架牢固翼低空遙感無人機先後飛向藍天,該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也標志著許昌學院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的轉型發展事情取得了又一碩果。  

以地理教育專業爲傳統的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如何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在日益猛烈的高等教育競爭中,如何生存並不斷發展?怎樣培養社會需求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近年來,許昌學院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對地方高校的實際,以精品科研结果支撐精品教學,以重點學科建設支撐學院發展,以企業需求爲導向,以相助共建爲手段,積極搭建科技平台,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乐成探索了一條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可以說,正是基于面向社會,服務地方,腳踏實地的辦學理念,才取得了一飛沖天的效果。  

一、以精品科研结果支撐精品教學  

近年来,城乡计划与园林学院凭据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定位、教師队伍的状况以及自身生长的历史传承等情况,坚持以精品科研支撑精品教学的建设思路,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结果。  

在地理科学领域,低空遥感无人机具有用途广、情况适应力强、机动性能好、应用成本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等优势,在遥感、测绘、农业、林业、空中摄影等领域快速推广应用,将成为推动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工业生长的新增长点。2010年以来,城乡计划与园林学院坚持测绘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融合生长,在院长吳國玺教授的领导下,组建以耿利川博士为焦点的科研团队,建设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不停增强旋翼机直升机和牢固翼无人机研制,终于在2014年10月16日实现了乐成试飞。目前,无人机电子设备、控制软件、技术集成、能源动力、载荷及其配套质料也逐渐形成聚集,无人机应用人才培训正在实施。

在取得一系列精品科研结果的基础上,城规学院积极提倡精品科研结果进课堂,将精品科研结果转化为精品教学内容,引导教研人员“教什么、研什么”和“研什么、教什么”的教研一体化生长的模式。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肩负教学任务的主干教師多数是近年来肩负高端课题、发表高水平科研论著并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有了精品科研结果支撑的教学运动,學生的反馈普遍较好。另一方面,教学事情优秀的教研人员,往往又是高端科研课题的获得者、高端结果的发表者,精品科研结果支撑精品教学的现象比力普遍。

城規學院還通過無人機的研發與應用,服務于人才培養。在無人機研發過程中,該院測繪工程專業、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師生全程參與無人機的研發和制作,不僅強化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理論,越发強了動手實踐能力。無人機研發乐成以後將注重技術應用,突出實踐教學,廣泛參與地方社會實踐活動。目前,他們已經主動承擔了許昌學院新校區的航拍事情,並聯合社會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南陽市寶天曼森林植物資源的普查事情。校企相助,工學交替,基本實現了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的對接,人才培養規格與事情崗位要求對接。

二、以重點學科建設支撐學院發展  

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的基礎性事情,重點學科建設規劃“牽一發而動全身”。爲了統領教學科研事情,城環學院正式啓動了測繪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風景園林三大重點學科建設規劃的編制。三大重點學科建設規劃堅持“三個結合”的原則,即學科建設與服務領域相結合、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學科建設與研究領域相結合。  

在此基礎上,城規學院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各個學科的主要     研究偏向、研究重點、實施措施和預期成效作出了明確規定,形成了四個發展偏向:一是無人機低空遙感技術應用,二是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設計,三是區域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四是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工程服務研究。明確了各學科在開發新課、建設校級精品課程、打造教學團隊等方面的具體指標,逐漸形成以重點學科建設支撐精品教學的特色。在未來發展中,城規學院將以科研、學科建設支撐教學,以科研服務人才培養,以科技研發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三、依托地方企業實際,培養應用型人才  

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根據專業特點,結合行業需求、産業技術和人才發展需要組織進行科研事情,开端實現了辦學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對接。同時,還貼緊地方産業實際,積極建設風景園林專業,實現專業設置與地方主導産業對接。  

近年來,城規學院積極與河南尚都園林景觀設計公司、河南興茂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社會企業緊密結合,相繼建设了“風景園林協同創新基地”、“無人機低空遙感協同創新中心”、測繪地理信息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學院實驗室圍繞地方産業需求,主動加強與企業相助開展科研事情,培養應用型人才,既滿足了企業技術創新的需求,爲企業發展提供了急需人才,同時,也推動了實驗室的科研事情和學科發展,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城规学院坚持科研是学术,教学是学术,学习也是学术的理念,用科研反哺教学,发动人才培养、提高育人质量,在科研运动中不停提升學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目标,凭据“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的育人模式,不停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领,鼎力大举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和提升學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推动了培育人才质量的提升。好比,近年来,城规学院以行业、企业、科研为依托,合理组织部署學生团学运动,有意识地增强學生技术训练平台。地理专业學生连续5年荣获PP电子学院说课角逐一等奖;乐成举办了传统运动“GIS”文化节,首届GIS应用技术大赛,举办了6届“南方杯”测绘技术大赛;加入了全国第二届GIS应用技术大赛,荣获二等奖;举行了两届“尚都园林”杯风物园林设计竞赛等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不仅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要旨、城乡一体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关系、生态文明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农耕文化影象与传承等理论问题,越发深了學生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學生的实践能力。  

四、搭建科技創新平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在轉型發展中,城規學院積極參與校地共建工程,先後籌建了城鄉規劃設計院等機構,形成了1院4所(環境規劃研究所、風景園林研究所、測繪遙感所、地球科學所)的科研機構。通過調整實驗設備資源,整合天文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地質實驗室、沈積實驗室、土壤實驗室、地貌實驗室與資源開發與生態過程實驗室等,籌建地球科學所(地質地貌、土壤生物、資源生態研究室)。還整合了測繪實驗室、計算機制圖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組建了無人機低空遙感技術所。  

在服務地方方面,城規學院與河南興茂科技信息公司相助,建設了許昌學院測繪與地理信息工程中心,加強與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許昌氣象局的相助,積極從事信息農業與精確農業技術創新、轉化應用。此外,還整合了環境演變實驗室、城鄉規劃設計室、制圖室與河南尚都園林公司、許昌藍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建設環境規劃研究所。主要進行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積極開展流域、區域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環境功效區劃、水環境功效區劃)編制事情;生態市、縣、區建設規劃(美麗鄉鎮規劃等)編制;生態保護、汙染治理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包罗生態環境規劃、生態功效保護區規劃、自然保護區建設規劃等)編制事情;承擔規劃環評和其它相關的環評事情。  

爲實現相助共贏的目的,城規學院整合風景園林、環境藝術設計、旅遊學、生態學等傳統優勢學科的專業技術力量,積極與河南尚都園林公司、花藝綠化有限公司相助,開展風景園林設計、城鎮規劃、都市綠地系統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等研究。搭建科技創新平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目前,城規學院主要承擔了南陽市桐柏縣月河鎮徐寨村的新農村景觀設計事情,與河南尚都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相助完成了許昌市清潩河“康健橋”到“蓮城橋”河段的升級革新建設,積極完成周口市西華縣紅花鎮龍頭池村的整體規劃,完成了臨颍縣窩城鎮、長葛市英劉村的新農村建設的村鎮規劃建設。爲推進“許昌都市化建設”,提出了許昌市新區建設理念。  

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生长的同时,学院自身的科研事情也取得了一系列结果。除了无人机研发乐成意外,近年来,城规学院教師先后发表了《PP电子新区建设的理念及可连续生长计划》、《PP电子市运粮河“三国风情”景观设计》、《基于中原文化旅游圈的PP电子旅游空间优化研究》、《PP电子市特色工业集聚条件、特征及对策研究》、《PP电子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生长模式研究》、《PP电子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生长模式研究》、《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生长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等学术论文20多篇。      (吳國玺  朱国君)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