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媒記者看轉型之二】“大四,我們把學費掙回來!”
2014年5月,信息工程学院大學生创新创业孵化器挂牌建设。同年9月,第一批校企联合培养的32名优秀学员全部实现了高薪就业。这也就意味着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背靠企业群,牵手知名企业,开设订单培养班”的校企联合工程正在稳步走向乐成。
訂單式人才培養,面向企業需求
信息工程學院與相助企業配合打造的“3+1”的实习实训培养模式让学院、企业、學生都尝到了“甜头”。學生在校用三年时间完成大学学业,用一年时间定岗实训,还没结业就成了深受企业接待、炙手可热的人才。
今年暑假以后,信息工程学院學生张奇开始了他大四的第一个学期,但他与其他正在校内念书的學生差异,他已经是北京骏翼弘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了。
“ios開發是基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企業帶來項目,讓我們在課余時間學到了更前沿的技術。”2014年3月,北京尚德智遠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設備,派駐工程師與信息工程學院配合建设ios系統開發實習實訓基地,依托基地開辦了首期“ios开发工程师实验班”,并通过企业笔试和面试双重考核,选拔优秀学员加入“订单式”实训,为學生高薪就业奠基坚实的基础。

相助企業派駐項目經理,開設實戰企業級項目的第二課堂,“我們都是在項目驅動下升華理論知識的,並不是傳統的學、做,而是在做的過程中深化理論的學習,這也讓我更踏實的掌握了ios技术。”张奇告诉记者。學生在校期间亲自动手完成的乐成项目包罗影戏项目、江南布衣项目、美团项目、秦汉项目等。在企业老师的资助下,步入事情岗位的他们上手写项目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如果沒有趕上校企聯合這個好機遇,或許現在的我並不會有實戰經驗,而就業單位對人才要求嚴格,選擇企業就會有局限性。”張奇說。包罗張奇在內的32名优秀学员全部高薪就业后,“增强了我们对校企相助的信心,下一步我们也将鼎力大举推展校企相助,与更多知名企业相助,吸引更多的學生积极加入订单班的培养。”信息工程学院张志立院长体现。
与其说这是片面的學生受益,不如说这是企业与學生的双赢。“企业将學生作为准员工培养,學生受益学到了先进的技术,企业受益直接吸纳了所需人才。”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翟广辉说。“现在学校致力于培养实用性人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让學生们未来结业都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
“現在我們這一批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工資最低都在5000元左右,高的8000元,可以有這樣的收獲,我們的家人都爲我們高興。”在無線中國就職的姚甯說。首批推送進企業的32名優秀學員,平均月薪達5483.33元,是校企融合、工学交替这一革新上的显著结果。“大四,我们可以把学费挣回来了!”在北京六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职的张恒说。“學生们未结业先就业,三年的积累换来了如今的收获。这不仅是他们小我私家的收获,也是学院的一份收获。”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梁衡告诉记者。“我们将越发努力打造校企相助的实训平台,实现學生与社会的“零”接轨,让學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高薪就业不再是“主干”的现实,而是“丰满”的理想!”
信息工程學院還先後與全球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國信藍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軟教育、四川華迪、中軟國際等信息技術簽署共建協議,相助共建了2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學生的课程实习、工程实践和结业设计提供了很是便利的条件,每年都有大批學生入驻基地进行实训。
創新創業孵化,讓夢想著陸
11
月15日
15点,在信息工程学院大學生创新创业孵化器内,常元检同学坐在一台正运行的3D打印機前認真地調試著各個元件。他是信息工程學院2013级物联网专业的學生,“算我在内,我们这里或许有120個人左右,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的項目都差异,我主要負責的是3d建模和3d打印方面。”作爲物聯網技術應用開發團隊,硬件的綜合利用開發是他們的主攻課題,而3d打印機作爲硬件領域的新興領域,自己制作一台成本較低,性能較好的高于市場上性價比的打印機對他們來說確實一個挑戰。
從開始構思到乐成開發出一台3D打印機再到能夠做成成型的作品,他們用了大約5個月的時間。“從最初的打印一個不成樣子的正方體,到現在可以打印出來小黃人,從最初的0.6毫米到現在可以打印到0.1毫米的面板,我們都是一步步從失敗中摸索過來的。”據了解,3d打印技術是一種累積制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素質模型文件爲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质料,通過打印一層層的粘合质料來制造三維的物體。現在信息工程學院所用的是ABS複合工程质料,該质料制作出來的物體較柔軟,熔點較低,也較經濟。“目前,我們的ABS质料的熔點爲170°C,焊頭的溫度可以達到230°C左右,所以是比較理想的建築工程质料,我們也在嘗試用其他的质料制作物品,畢竟,每個质料都有優劣。”
 |
常元檢正在調試自己開發的3D打印機 |
 |
3D打印制品 |
動畫設計項目,網頁設計項目,交通信號燈項目,電梯監控項目,以及3d打印技術........这一项项充满创意与活力的项目都来自于信息工程学院大學生创新创业孵化器。据了解,大學生创新创业孵化器是信息工程学院打造的一个创新创业平台,借此平台打造學生“梯次”创新团队,通过团队申请和导师审核,學生就可以将自己所要开发和研究的项目搬入孵化器内,进行“孵化”,并可获得一定的项目补助资金。目前,共建有6个创新基地,2个项目获得学校创新创业资助。围绕大學生创业和企业服务,以及自身生长和生长需求,形成创新服务,企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服务,地方服务,人才服务五大孵化功效,构筑了项目生长历程需要的一个预孵化,人才预孵化,科研预孵化的流程,打造了一个为學生服务和企业服务的共享资源平台。(摄影:冯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