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梦幻色彩,其实这项公认“高峻上”的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日前,我校信息工程學院创新创业孵化器的三位大二學生经过认真刻苦钻研,乐成开发出一台3D打印機。
位于信息工程學院楼6楼的大學生创新创业孵化器就是这台3D打印机的降生地,该孵化器是信息工程學院搭建的一个用于提高學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宋航航、曾仁杰、常元检三位同学于今年5月份經選拔進入孵化器物聯網技術開發團隊後,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積極關注業界前沿技術動態。當他們了解到3D打印技術的應用前景後,便想到利用3D打印技術做一些設計。但市面上的制品3D打印機最自制的也要4000元,高昂的價格
 |
宋航航、曾仁傑、常元檢三位同學正在打印3D作品 |
使他們望而卻步。在進一步了解了3D打印機原理後,他們便萌生了自己研制3D打印機的想法。在學院的鼎力大举支持下,這三位同學組成3D打印機制作小組,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曆經知識學習、購買制作零件、組裝調試、編寫打印法式、實物建模等環節,11月初,小組的第一個作品——一個10cm高的羅馬柱被完整的打印了出來,3D打印機開發乐成!“我們這台3D打印機的成本也就一千多點兒,打印效果接近市售4、5千元的商用3D打印機。”宋航航同学兴奋地说道。
据悉,该小组研制的3D打印機參考了英國reprap開源項目的“孟德爾”結構,其原理是先通過計算機建模軟件建模,再將建成的三維模型“分區”成逐層的截面(切片),從而指導打印機逐層打印。打印機通過讀取文件中的橫截面信息,用熱熔噴嘴將耗材(ABS或PLA)熔化後將這些截面逐層地打印出來,再將各層截面堆疊起來從而制造出一個實體,這種技術的特點在于其幾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狀的物品。在打印效果方面,這台打印機最大可以打印20cm×20cm×20cm尺寸的物品,精度可達0.1毫米。
“在未來,3D打印技術的應用範圍會越发廣泛,將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一步我們將對3D打印機進行技術升級,讓打印機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操作更智能、性能更穩定。我們也希望通過將3D打印技術孵化成一個創業項目,去開設一家個性化定制式的3D打印創意公司。”這是三位同學爲自己定下的奮鬥目標。
3D打印机的乐成开发,是信息工程學院重视大學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现。一直来,该院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种种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运动为载体,以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生创新创业孵化器为依托,组建了物联网技术开发等8个团队,为大學生科技创新建设了情况,营造了气氛。(图片由信息工程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