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院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專題新聞

【許院故事】郑直:小纳米里做出大学问

作者:钟伟平 余果來源: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編輯:楊哲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2-09-15

建設創新型國家,離不開創新人才培養。近年來,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受到了國家、社會以及學界的極大關注。這也成爲時刻萦繞在中原學者、許昌學院副院長鄭直腦海中的問題。

開放實踐創新教育的探索實踐

2005年,鄭直牽頭組建了許昌學院外貌微納米质料研究所。研究所建设後,很快引進了一批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博士及科研人員,逐漸在納米技術和清潔能源的基礎與應用研究方面凝練出了一定特色。

“我们是不是可以‘带’本科生,实验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2006年,郑直团队设置了一门“开放实践创新”课,选拔部门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实验以导师制的形式训练本科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结果,學生的踊跃水平超出了老师的想象。

2019年,郑直团队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实践?创新”的本科生创新教育理念(Open,Practical and Creative Education,即OPCE),并构建了在此理念下的“产学研教创一体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6年来,从一门课,拓展为课程体系,由原来部门學生加入变为全员加入,郑直教授提倡的OPCE理念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为學生打开一扇接触科技创新新思想、新要领的大门。

在“OPCE”理念指导下,教学运动不再局限于教室,他把实验室、工厂、校企协同创新平台酿成教学的主园地,把理论课搬到实验室,把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运动相融合,以科研反哺教学,引导學生深度加入教師科研尤其是横向科研,实现“产学研教创一体化”推进,使教師科研运动与教学、學生创新实践运动融为一体。

近5年来,学校理工科學生加入发表科技论文共202篇,其中中文焦点和SCI、CSCD、EI收录学术论文129篇;获得授权国家发现专利187件,其中发现专利81件;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517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619人次。

2020年,“OPCE”教学体系被评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结果奖特等奖。郑直教授领衔的微纳米结构与应用教師团队入选第二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師团队。

深耕“納米”領域科技創新

鈞瓷是許昌市的文假名片,也是重要的文化産業。然而鈞瓷在同一平面中或表現爲開片之美、或色澤豐富、或圖案自然,但要使這些特點同時出現在一個平面卻是個難題。

鄭直利用自己專業所學,帶領團隊將納米质料與傳統釉料相結合,配合研究出具有獨特藝術效果的陶瓷釉——結晶釉,他們還創新性地在鈞瓷釉料中引入微量納米呈色元素化合物,利用納米质料的高活性及優異擴散能力等優點改性傳統鈞瓷釉料,從而燒制出呈色效果佳、優質瑩潤、制品率高及重複效果好的系列鈞瓷産品。

郑直教授近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目前,他担任河南省微纳米能量储存与转换质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子课题。他主持完成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项目7项;围绕纳米表界面调控研究,以第一发现人获得授权国家发现专利23件,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96篇,包罗美国化学学会会志《J.Am.Chem. Soc.》等国际顶级期刊;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纳米表界面低温调控与光/电催化效率增强”项目,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2019年,郑直教授入选“中原学者”。

發揮所長扶持地方發展

鄭直本、碩、博分別就讀于華中師範大學、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博士畢業後,他舍棄在多数会的優渥條件,來到許昌學院事情。

前面提到的鈞瓷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獲河南省專利二等獎。鄭直團隊將其轉讓給河南大宋官窯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爲企業累計取得1.5億元的産值和5000多萬元利潤。2021年2月,鄭直的納鈞團隊與著名陶瓷藝術家劉志軍相助燒制的“納鈞—仿宋渣鬥式花盆”捐贈給河南博物院,供河南博物院收藏、展示與研究之用。

入選中原學者後,鄭直在上市公司“黃河旋風”、禹州市神垕鎮孔家鈞窯有限公司設立首批中原學者事情站,實現了高校與企業間的科技協同創新,目前已爲黃河旋風增加産值8億元,實現利潤8000萬元。相助産生的科技創新结果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此外,鄭直還擔任許昌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他圍繞許昌市革新、發展和穩定大局,聚焦群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精准開展對口幫扶、疫情防控、勞動就業等建言資政和社會服務。紮實開展對口幫扶,部署部署支社積極參加許昌市城鄉融合配合富足先行區建設,與許昌市龐樓村簽訂“鄉村振興試點村幫扶框架協議”,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細。牽頭撰寫的《關于有效鞏固脫貧攻堅结果》的提案被評爲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優秀提案;《我省地方高校承擔區域創新發展的問題及建議》的提案被省政協列爲重點提案。

恒久以来,郑直似乎有许多身份:作为学者,他潜心钻研,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探索种种应用途径;作为教師,他勇于创新,开创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实践者,他心系人民,积极发动地方生长振兴。每一个身份,他都敢于继续,尽心尽责,甘于奉献,如他的名字一样,行得“正”,走得“直”。(本文系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项目式写作》教学结果)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