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遭遇疫情“雙線作戰”,多地按下了與疫情賽跑的“加速鍵”。緊要關頭,我校青年學子積極響應號召、奔赴一線,其中不乏多次參加抗疫志願服務的年輕“老將”,他們踴躍投身于家鄉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用青春和奉獻築起堅實的“防疫長城”,用實際行動踐行“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我們”的誓言。
身穿紅馬甲的“超人哥哥”
在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金地铂悦检测点,有一个场景令人动容。一个身高一米八多的男生拉着一个小朋友走在队伍的前列,对比十分强烈,原来是小朋友畏惧核酸采样,这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就像年老哥一样拉起小朋友的手,勉励他:“张开嘴‘啊’一下,一点都不疼。”在他的陪伴下,小朋友顺利完成了采样。这个高高峻大的男生,就是文史与传媒学院2021级學生吴家昊。

吳家昊家住鄭州市管城區,1月3日,他報名成爲一名社區志願者,根據事情需要被部署在社區核酸檢測點位開展志願服務。在鄭州連續多輪全員核酸檢測中,吳家昊從早到晚一直堅守在事情崗位上,一遍遍勸導居民戴好口罩,排隊時遵守一米線的疫情防控要求,主動幫助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掃碼登記,最多時單日掃碼達1500個。因爲經常和現場小朋友互動,他還被小朋友親切地稱爲“超人哥哥”。
这不是吴家昊第一次做志愿者,在他进入大学前,高三的暑假,他的家乡郑州先经历了洪水,后经历了疫情,每一次危急时刻,他都选择穿起红马甲,始终坚守在一线。他体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學生和入党积极分子,有义务、有责任第一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青年一代的理想、继续和作为。
和吴家昊并肩作战的,另有国际教育学院2019级學生崔祥熙。他被社区分配到同一个核酸检测点位开展志愿服务。每次核酸检测结束后,崔祥熙主动肩负起终末消毒的事情,仔细对现场所有的桌椅板凳、地面、警戒隔离线等进行消杀,为下一次核酸检测提供一个宁静的检测情况。
“我也要加入志願者隊伍,發出自身的光和熱!”
家住PP电子长葛市的刘玉博,是体育学院2019级學生。长葛作为禹州临近都市,疫情防控压力很大,志愿者人手短缺。了解情况后,刘玉博主动联系街道服务处事情人员,并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织近120名长葛籍返乡大學生,加入抵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事情一线,协助社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为居家隔离人员运送物资、为小区居民普及防疫知识等。

作为PP电子学院第四届“最美大學生”之一,刘玉博多次泛起在差异的志愿服务运动中。河南发生“7.20”特大暴雨灾害时,他主动请缨,写下请战书,到抗洪一线进行救灾事情;在家乡街道服务处,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重点人群开展疫情防控宣讲事情;在学校定点帮扶的袁庄村,他利用课余时间带队开展教育扶贫……
“身爲一名志願者我無比自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守衛者。”劉玉博說。
“疫情防控是每個人的義務,更是青春擔當”
王勇是商学院2020级學生,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多次奋战在抗洪防疫一线,随处发挥着“退伍不褪色”的模范带头作用。无论是在疫情反弹时的河北邯郸,照旧在受灾严重的长葛市古桥镇和新乡市卫辉,都能看到王勇身穿“红马甲”的身影。
今年寒假,王勇在看到許昌出現疫情後,第一時間報名加入東城區疫情防疫事情。在許昌學院家屬院,他先後參與了兩輪全員核酸檢測志願活動,協助事情人員維護現場秩序,幫助不方便的老人登記核酸檢測信息,協助醫護人員對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核酸檢測。在許昌高鐵東站,他負責核查到站旅客核酸檢測結果,引導沒有做核酸的搭客現場進行檢測,並對外地旅客進行勸返。在水木清華小區門口,他對進出人員嚴格把關,核驗“雙碼”,並爲被隔離人員運送日常生活用品。他說:“天氣雖然严寒,但是各人積極應對疫情和配合我們事情的態度,讓人感覺心裏很溫暖。”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以上只是我校宽大青年学子的缩影,面对疫情大考,另有许许多多个来自许院的年轻身影,他们一次次挺身而出,勇担使命,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战场,彰显着新时代大學生的责任与继续。(加入采写:大學生记者团刘童舒、陈丝弦、郭博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