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院部新聞

我校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作者:张艳鸽 何伟伟 赵超亮來源:化工與质料學院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2-05-05

近日,我校鄭直教授團隊在環境友好、高元素豐度、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质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獲得了具有大晶粒貫穿結構、性能卓越的銅鋅錫硫硒(Cu2ZnSn(Sx,Se1-x)4,CZTSSe)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结果以“具有11.76%光電轉換效率的DMF基大晶粒貫穿Cu2ZnSn(Sx,Se1-x)4器件”为题在线发表于质料科学领域著名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 2022, DOI:10.1002/advs.202201241),影响因子为16.806。

CZTSSe是一种十分具有生长潜力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质料,具有光吸收系数高,组成元素丰产,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溶液法是制备高效率CZTSSe电池的最有效要领之一,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虽然取得了较高的认证效率,然而对于金属化合物的溶解能力和溶液稳定性上也存在着明显短板。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由于具有多个活性位点,可以有效提升溶液的溶解性和储存稳定性,是一种更有希望的情况友好溶剂。遗憾的是,使用DMF 溶剂体系CZTSSe太阳能电池大多都没有大晶粒跨越结构,极易引起大量的开路电压损耗(Voc, deficit),限制著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郑直课题组与河南大学武四新教授相助,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一种可控制备大晶粒贯串结构 CZTSSe的战略,也就是对Cu2+、Sn2+的氧化还原反映和预退火温度进行协同优化,通过一系列结构、形貌、电学和光电性能分析,确定了 430°C 是获得大晶粒贯串结构最适宜的温度。论文提出了三种类型的薄膜生长模式以及临界预退火温度的看法,乐成解释了大晶粒贯串结构的生长机理和氧化还原速率的提升效应。拥有大晶粒贯串结构 CZTSSe可以大大降低载流子在界面处的复合,从而有效提升电池效率。目前,在DMF基CZTSSe太阳能电池中,本事情取得了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11.76%和最高的开路电压501 mV。

PP电子学院为论文第一单元,配合第一作者为PP电子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崔宇博和PP电子学院-河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王梦阳,我校化工與质料學院(外貌微纳米质料研究所)教師赵超亮、土木工程学院教師范丽波教授、河南大学武四新教授、PP电子学院郑直教授为配合通讯作者。崔宇博同学和王梦阳同学本科结业于PP电子学院,从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积极加入“质料之星”培育计划,是我校实施“OPCE”育人体系的典型案例之一。近年来,我校构建了开放、实践、创新的OPCE育人模式,开设了《开放平台创新实践课程》,制定了“质料之星”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本着“教学与科研并举,创新与实践相长”的理念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本科生,为探索应用型大学的科教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本事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2327、62074052、61874159)、高等教育与教学革新项目(2014SJGLX064)、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革新工程(2021SJGLX060Y)、河南省高校重点研发项目(20A140026)、PP电子学院科研创新团队(2022CXTD008)和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210467)的支持。(图片由化工與质料學院提供)

论文链接:DOI: 10.1002/advs.20220124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1241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