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青春底色,勇擔時代重任。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廣大許院青年聚焦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傳承紅色基因,立足專業實際,凭据就近就便原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有序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努力成長爲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深入基層宣講,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

“体悟革命烈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越发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博雅书院“承历史重任,扬时代新声”社会实践队成员在三门峡市陕州中学进行党史宣讲时体现。实践队成员先后到三门峡市周总理视察纪念馆、洛阳市八路军驻洛服务处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开拓宣讲思路,富厚宣讲内容。化工与质料学院“魔法城堡”青少年科学筑梦宣讲团队员走进当地中小学,以“承重牙签”“污水净化”“变色魔力水”等科学实验为切入点,在面向中小學生宣讲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阐释“红桥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引导中小學生了解党史、坚定信念。商学院“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党史宣讲团成员在线上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和党史知识竞赛的基础上,走进家乡小学课堂,为小學生宣讲红色党史故事,重温革命精神,引导他们从小树立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追尋紅色印記,從黨史學習中罗致奮進動能

“今天,沐浴在宁静阳光下的我们,更需要铭记历史,向先辈致敬!”“红色印记 云追寻”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以线上“云追寻”方式,先后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凭据地纪念馆、遵义聚会会议纪念馆等数字馆进行“云旅行”,并线下实地“打卡”南阳市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邯郸市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分享心得体会,体悟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迸发青春跟党奋进的“加速度”。商学院“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尽显青春炫彩社会实践队员先后到郑州二七纪念塔、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旅行寻访红色影象,通过网络开展红色传唱、红色经典诵读、红色观影、分享寻访感悟等运动,引发同学们党史学习的主动性,增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土木工程学院“学党史,强信念”实践队成员先后到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展馆、郑州党史馆等地旅行寻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劳苦功高,通过实时的线上互动分享,使各人深刻感悟到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做出的重大孝敬,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奋斗信心。
深入田間地頭,助力鄉村振興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讓專業所學在田間地頭获得充实運用,我們一同爲鄉村振興出把力”,文史與傳媒學院“紅色小課堂”創意微視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隊員体现。暑假期間,他們先後到許昌市長葛市老城鎮辘轳灣社區、鄢陵縣柏梁鎮姚家社區走訪,在葡萄種植基地、蓮藕種植基地,他們與種植戶進行訪談,收罗農村品視頻素材,後續以視頻展播形式,助力農戶拓寬産品銷路。馬克思主義學院“鄉村振興配景下的鄉村特色産業發展調研”社會實踐隊成員先後到內鄉縣朱溝村煙草基地、濟源市梨林鎮智慧農業蔬菜産業示範園、範縣馬莊村綠色果園等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訪談基地負責人、走訪農戶、察看産業發展情況,了解種植煙葉、蔬菜、瓜果等作物的産業增收和市場前景狀況,豐富鄉村振興配景下鄉村特色産業發展的研究維度和廣度,梳理推動鄉村特色産業發展的有效路徑,助力鄉村産業振興。
2022年暑期以来,学校團委精心谋划大學生社会实践事情,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建设370余支“三下乡”社会实践队,6500余名同学结合专业学科知识,从理论宣讲、党史学习、乡村振兴、成就视察、沿黄实践、社会治理等方面,有序开展实践运动,宽大许院青年在实践中增才干、长知识、作孝敬,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截至目前,我校先后有4支团队划分入选2022年“三下乡”国家重点团队、全国大中专學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运动,3支团队入选2022年“三下乡”省级重点团队。(图片由校團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