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綜合新聞

【许院听课录】之六:我校新添寫作類课程——寫作是大學生应具备的焦点素养??

作者:朱琳 于杜飞 张向波來源: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8-12-07

【编者按】近年来,我校筑牢教学中心职位,聚焦内涵,深化革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峥嵘初显。学校相继启动了“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革新计划”等,立项建设了一批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在教学中得以推广,探究式、讨论式、加入式等新的教学方式获得普遍认同。不少教師已经投身到教学革新的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为此,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特开设《許院聽課錄》专题,通过深入走访深受學生喜爱、充满创新力的课堂,从微观层面挖掘课堂教学革新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以供借鉴。《許院聽課錄》也是本學期學校通識寫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寫作》的“实题”项目,所有篇目由教师指导、學生独立采写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教學结果的一種展示。


“克服寫作恐惧的唯一要领就是寫作自己”

我校新添寫作類课程:寫作是大學生应具备的焦点素养

無法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文章缺乏邏輯”“寫論文就是他人論文觀點的拼湊”“病句频出”……,大學生寫作能力不足一度成为了學生苦恼、用人单元“吐槽、社会关注的社会热点。

“寫作应该回归大学课堂!”在今年我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中,8门寫作相关课程赫然在列,并受到了學生的“追捧”,成为學生愿意上、愿意听的“抢手课”。

列入通識焦点課和必修課

“不少同学认为选修课是‘水课’,混个学分就行,但我今年选修的《校园题材新闻寫作》课一周要投入6、7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不外我依然觉得挺值的,因为学到了我想学的工具。”2017级新能源质料学院學生于杜飞说,而让他“又爱又恨”的《校园题材新闻寫作》课正是本学期该校开设的差异场景的寫作课之一。

与此類似的寫作课另有王焱老师的《田园周记》,杨继刚、刘闯老师的《应用文寫作》,邵金锋老师的《新诗的鉴赏与创作》,李自豪老师的《经典阅读与原创寫作》,孙学涛老师的《乡愁里的PP电子》等。

 

学校召开通识類寫作课程研讨部署会

近年来,学校教务部门凭据人才培养定位凝练出了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有PP电子学院特色的本科生通识焦点素养,寫作是其认定的PP电子学院學生应该具备的焦点素养之一。

而聚焦學生寫作能力素养提升的寫作课,在PP电子学院有两种“打开方式”。一种是跟据差异场景开设的若干门多元化寫作课,上文提到的《校园题材新闻寫作》即是基于新闻寫作场景开设的,这類课程全部被列入通识焦点课,另一种面向全体學生的必修课《阅读与寫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拿起笔,是寫作课的最大特点

“克服寫作恐惧的唯一要领就是去寫作”,《校园题材新闻寫作》主讲老师鍾偉平向记者介绍了她的这门课,“我们最大的突破是接纳了‘项目制’,整个学期作为一个周期,學生们配合完成一个既定的课题项目,让他们在学中写,在写中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寫作能力。”这学期同学们要完成的“项目”是一个名为“许院听课录”的专题,要求各人通过寻访各个学院勇于开展教学革新创新的教師和深受學生喜爱的课堂,并写出系列报道文章。

基于差异场景的多元化寫作课

孙学涛老师的《乡愁里的PP电子》也接纳“项目制”,焦点任务是让學生通过“零距离”视察、采访、体验,打捞遗落在PP电子历史深处的传统习俗和文化,重述PP电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焦点内容、传承现状,发现PP电子文旅项目的亮点与特色,从“乡土PP电子”“非遗PP电子”“文旅PP电子”的维度,完成对PP电子大地上的人与事的故事化叙述。

对同学们来说,最难的是寫作这个历程。“我们刚开始不知从哪下笔,就把采访老师的内容全写了进去,但整体框架缺乏逻辑,内容庞杂琐碎,我们发现这样写行不通,又推翻重来,每次稿子都被老师批改的密密麻麻的,感受像回到了中学时代。”选修《校园题材新闻寫作》的2017级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爽说。

在不停的练习中,學生们的笔下逐渐变得“言之有物”,视察分析、选词用句、结构谋篇都获得了很大的革新,无论是选题、立意、角度,照旧搜集质料、选材和组材、精准表达,都有了很大提升。

建设在文学鉴赏基础上的《经典阅读与原创寫作》课也获得了同学们的“青睐”。主讲教師李自豪接纳主题式教学的要领,以增加學生获得感的教学革新理念,努力打造“融入式课堂”。每节课确定一个主题,通太过组讨论自选名著,教師进行深度鉴赏讲析,并要求學生课下按主题寫作原创文章,再通过批改作业发现优秀作品,推荐到媒体。目前至少有三篇學生的课程作业在《PP电子学院报》等媒体上发表。在《PP电子学院报》发表过文章的廖翠婷同学认为,正是李老师的指导和勉励让她增强了自信心,她会一直把这份寫作的热情保持下去。

提升的不止是寫作能力

近年来,PP电子学院鼎力大举推行通识教育革新,实施了“通识教育革新计划”,把批判性思维、口语表达、寫作能力、文学鉴赏、艺术实践、绿色素养等列入了该校學生应具备的焦点素养,凭据焦点素养重新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而实践证明,寫作课对學生的培育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寫作能力”上,选课的學生普遍认为自己的相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独自思考、换位思考、辩证思考、团队协作等优势也凸现出来。

                     

學生作品发表在《河南日报》上

《校园题材新闻寫作》课一共有30名學生,被分成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元,成员分工协作搜集资料、讨论提纲、现场采访、撰写成文。“这门课不光单让我学会寫作,更在实践中学会了与人相同、团队相助,更重要的是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讓我在遇到問題時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法政學院2017級的張丙臣這樣說。

同樣,《经典阅读与原创寫作》也不單局限于对學生寫作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审美素养和演讲能力,老师每周都组织一组學生自选一篇经典作品,小组成员团体研讨,制作PPT,在上课之初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宣讲推荐,教師在此基础上作阅读和鉴赏指导。教育科学学院2018級專升本四班的時芳芳說,“經過幾次講台上的演示,我不再那麽緊張和膽怯了,敢于在各人面前展示小組討論的結果,也覺得自己鍛煉成長了许多几何。”

学校教务部门相关卖力人介绍,关于寫作课,学校已经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学期实验开展的部门课程获得了學生的认可,课堂开放化、目标问题化、内容项目化、形式多样化的立体化寫作课课堂模式正在形成,接下来寫作课将作为一门必修课让所有學生受益。(本文系PP电子学院通识類寫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寫作》结果,采写:朱琳、于杜飞、张向波等)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