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綜合新聞 > 正文

【迎新特别报道】 家到许院

作者:钟伟平 宁智沛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編輯:鍾偉平 浏覽量: 日期:2018-09-09

鳳凰花開兩季,最是九月動情。9月8日、9日是我校18級新生入校的日子。7250名省內外2018級學子,即將把許院融入自己的生命,他們在多年苦讀和磨砺後來到青春的又一轉彎處,迎接他們的是許院的深情與關懷,師生們的期待和溫暖——

校領導視察迎新事情

9月7日下午,校黨委書記闫紀建、院長趙繼紅、副院長趙正風、郭濤、工會主席高金星來到迎新現場,检察迎新事情和軍訓准備情況,慰問參與迎新的教職工和學生志願者。



校領導現場检察了迎新事情開展情況,仔細詢問了新生報到和接待服務流程,並向緊張忙碌的事情人員体现慰問。同時要求各人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實做細,保證新生順利報到入學。

闫書記、趙院長強調,要用細致周到的迎新服務,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學校、喜愛學校,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各人庭的溫暖、感受到學校蓬勃發展的美好前景。

視察過程中,校領導不時地與提前來校報到的新生和家長親切交談,仔細詢問新生的籍貫、專業、家庭情況、報得手續等情況,同時鼓勵新同學在校期間要努力學習,盡快融入大學生活。

綠色通道 愛心“紅”包

學校今年開通了網上“綠色通道”,迎新期间,每个院系都专门设立了“綠色通道”,对经济困难新生一律先治理入学手续,然后通过适当的资助方式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学生资助中心还为部门2018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了“愛心礼包”。

 

我校資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想通過這個小小的舉動讓家庭困難的學生明白,在國家與學校幫助下,他們一定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希望他們能夠不畏暫時困難,自立自強,從而成人成才。”

“刷臉”入學、在線選床

作爲學校的信息化和智能系統的一次嘗試,信息工程學院在迎新期間使用了人臉識別的智能報到系統,通過人臉識別和個人數據的有效匹配,大大節省新生報道時間,制止人工核查資料的繁雜和誤差。目前這套系統還處于試用階段,可以預見的是,科技感十足的人工智能將越來越多應用在校園生活中。而许多2018級新生已經通過APP,使用微信等繳納學費,在今日校園APP上同學們還自助完成了挑選宿舍、床位,進行消費支付等。

宿舍裏的塔吊

食品質量與宁静專業的位喜燕同學住在靜二,她和我們分享了她初入校園的心情:“我們住在六樓,樓媽和事情人員用塔吊幫我們把行李吊到六樓,感覺她們很辛苦。財務治理專業的昊怡鴿告訴我們:“我剛開始還擔心報到很麻煩,但是到了學校後發現很簡單順利,我們每一個新生都有至少一個學姐學長領著,什麽事情辦起來都很方便。手續辦完後,學長學姐還帶我們熟悉校園環境。”

通力相助,全程保障

学生处很早就制作了新生报到须知、报到明白卡发放给新生,在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都设立了临时接待站并派人值守,在校内提前设置新生接待咨询服务点和綠色通道咨询处等,治理相关事宜。

校學生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等團學組織400多名學生志願者參與到迎新事情中。校內多個地方都設有服務站點,校外的高鐵站、火車站、汽車站也都有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有條不紊負責接待。

截止9月9日下午18点,已经有7000多名2018级新生家到许院。(图文 校报记者团 程丹洋 赵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