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兩季,最是九月動情。9月8日、9日是我校18級新生入校的日子。7250名省內外的2018級學子,即將把許院融入自己的生命,他們在多年苦讀和磨砺後來到青春的又一轉彎處,迎接他們的是許院的深情與關懷,師生們的期待和溫暖——
校領導視察迎新事情
9月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闫纪建、院长赵继红、副院长赵正风、郭涛、工会主席高金星来到迎新现场,检察迎新事情和军训准备情况,慰问加入迎新的教职工和學生志愿者。

校領導現場检察了迎新事情開展情況,仔細詢問了新生報到和接待服務流程,並向緊張忙碌的事情人員体现慰問。同時要求各人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實做細,保證新生順利報到入學。
闫书记、赵院长强调,要用细致周到的迎新服务,让學生和家长了解学校、喜爱学校,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各人庭的温暖、感受到学校蓬勃生长的美好前景。
视察历程中,校领导不时地与提前来校报到的新生和家长亲切攀谈,仔细询问新生的籍贯、专业、家庭情况、报得手续等情况,同时勉励新同学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尽快融入大學生活。
綠色通道 愛心“紅”包
學校今年開通了網上“綠色通道”,迎新期间,每个院系都专门设立了“綠色通道”,对经济困难新生一律先治理入学手续,然后通过适当的资助方式资助困难學生完成学业。學生资助中心还为部门2018级家庭经济困难學生赠送了“愛心礼包”。

我校資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们想通过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家庭困难的學生明白,在国家与学校资助下,他们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希望他们能够不畏暂时困难,自立自强,从而成人成才。”
“刷臉”入學、在線選床

作爲學校的信息化和智能系統的一次嘗試,信息工程學院在迎新期間使用了人臉識別的智能報到系統,通過人臉識別和個人數據的有效匹配,大大節省新生報道時間,制止人工核查資料的繁雜和誤差。目前這套系統還處于試用階段,可以預見的是,科技感十足的人工智能將越來越多應用在校園生活中。而许多2018級新生已經通過APP,使用微信等繳納學費,在今日校園APP上同學們還自助完成了挑選宿舍、床位,進行消費支付等。
宿舍裏的塔吊

食品質量與宁静專業的位喜燕同學住在靜二,她和我們分享了她初入校園的心情:“我們住在六樓,樓媽和事情人員用塔吊幫我們把行李吊到六樓,感覺她們很辛苦。財務治理專業的昊怡鴿告訴我們:“我剛開始還擔心報到很麻煩,但是到了學校後發現很簡單順利,我們每一個新生都有至少一個學姐學長領著,什麽事情辦起來都很方便。手續辦完後,學長學姐還帶我們熟悉校園環境。”
通力相助,全程保障

學生处很早就制作了新生报到须知、报到明白卡发放给新生,在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都设立了临时接待站并派人值守,在校内提前设置新生接待咨询服务点和綠色通道咨询处等,治理相关事宜。
校學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学组织400多名學生志愿者加入到迎新事情中。校内多个地方都设有服务站点,校外的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也都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有条不紊卖力接待。

截止9月9日下午18点,已经有7000多名2018级新生家到许院。(图文 校报记者团 程丹洋 赵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