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啓動以來,實踐隊員們奔赴許昌周邊社區、建安區艾莊鄉袁莊村、榆林鄉劉王寨村、西華縣姚橋村、禹州市鸠山鎮張家莊村等多個社區村鎮,結合專業知識,開展精准扶貧、綠色宣講活動。
食品宁静進西華 點亮知識促發展

7月3日,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點亮知‘食’”精准扶貧實踐隊奔赴周口市西華縣姚橋村,開展宁静知識宣講和教育幫扶活動。
活動中,實踐隊員結合自身專業知識,針對村民、學生家長和在校學生開展多次食品宁静知識宣講,極大地提升了當地村民食品宁静防範意識。隊員們利用空余時間,共招收來自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各階段學員60余名,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開設多門課程,切實解決了當地鄉村兒童暑期補習難的問題。
扶貧美化鄉村 旅遊造福村民

7月3日,旅遊(曆史文化)學院“美了鄉村·富了農民”赴禹州市鸠山鎮鄉村旅遊精准扶貧實踐隊奔赴鸠山鎮張家莊村,開啓扶貧之行。
連日來,實踐隊員們走訪當地貧困、非貧困、脫貧村民共20余戶,詳細了解了當地差异收入水平村民的經濟現狀與脫貧訴求,通過尋訪鸠山大學,調研扶貧産業基地,對周邊可開發利用旅遊資源進行可行性調查分析,並結合專業知識,實時總結實踐结果並反饋給當地村委會,爲探索張家莊村脫貧新途徑建言獻策。
分析土壤樣本 助力生態環保

7月1日,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析土地·知汙染”許昌市區及周邊土壤重金屬汙染特征現狀調研實踐隊奔赴許昌周邊地區,開展了系列調研活動。
連日來,實踐隊員們分別前往西湖、東湖、鹿鳴湖、市立醫院、高鐵東站、火車站以及周邊鄉鎮官池鎮、龐莊等地展開實地考察和樣本收罗。共采集石頭、樹根等樣本高達500余種。隊員們將通過對樣本進行實驗分析,對比許昌市東西南北區、城鄉過渡區、商業區、行政區、居民區、文體娛樂區之間的土壤重金屬含量,爲防治土壤重金屬超標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和可行性建議。
分離廢水油汙 傳播綠色風尚

7月2號,化學化工學院“綠化學·濾油汙”綠色化學法油汙廢水處理實踐隊正式開啓了綠色環保之旅。
活動中,實踐隊員們查閱了中外各類與綠色化學法分離油汙有關的文獻資料和實驗儀器的使用流程,在指導教師陳新華的帶領下,他們對金屬片進行打磨、清洗和外貌金屬單質沈積以獲取金屬樣品,嘗試在高溫和紫外光環境下金屬樣品轉變爲超疏水质料的可行性分析,探索銅片由親水變爲超疏水的最佳方案,爲油汙廢水分離打下良好基礎。實踐隊員們將專業知識融入綠色環保,用科學態度傳播綠色理念。
青青“百草园” 环保入人心

7月3號,馬克思主義學院“鄉村綠風尚”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服務隊奔赴建安區榆林鄉劉王寨村,開啓了實踐之旅。
活動開展過程中,實踐隊員們經過前期調查,針對劉王寨村實地情況制訂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計劃,以“百草園”作爲劉王寨村環保及鄉村發展模式轉型的切入點。連日來,經過隊員們的辛勤勞作,“百草園”已初具雛形,吸引當地村民紛紛前往觀看。實踐隊員們用實際行動向村民們展現綠色環保的生活態度,改善劉王寨村生態環境,將綠色、和諧、發展的理念通過“百草園”永駐村民心中。(照片由校團委提供)

實踐隊員風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