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許昌學院信息工程學院2016級物聯網1班的一節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上,出現了頗有意思的畫面:課前五分鍾,班長史超將一個用班費購買的大型手機袋挂到教室側面的白板上,同學們排隊依次將手機插進手機袋中。用這種課前交手機的方式解決課堂“低頭族”,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這一行爲引得各任課老師紛紛轉發朋友圈。
“上學期我們班的成績不太理想,寒假裏我們2016級的幾個班的班委和導員做了深刻的檢討,無意間在一個電影上看到了他們用收手機的方式治理課堂,所以我們也嘗試著接纳這種要领。”物聯網1班的團支書劉雪婷說。每節課前,班長都會將手機袋挂在教室講台前,同學們紛紛與手機暫時“別離”,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去。“交手機也不強制,手機袋是爲了那些想自律又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的同學設置的”劉雪婷解釋道。雖是接纳自願原則,但班級裏大約四分之三的同學都會上交手機,即即是沒交手機的同學,上課也欠美意思玩手機,課堂上的氛圍與以前也大相徑庭,沒有了手機的“羁絆”與“誘惑”,各人都回歸課堂,專注于老師的講課。

該班一名學生正把手機放入手機袋中
針對此現象,老師們也很支持。“任課老師們看到這個手機袋都比較新奇,好幾個老師都拍了照。”劉雪婷說,“我們英語老師把自己的手機也放進手機袋裏了!”
“剛開始的時候很不適應,上課沒手機跟丟了魂似的,心情很焦慮,可是慢慢你就會適應,投入到課堂中。”學生任宏成說,“這種方式能夠約束各人,提高課堂效率,自覺的同學還會帶動自覺性不太強的同學交手機,課堂氛圍跟之前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過同學王晨曦体现:“有時上課需要查資料或者拍課件,手機不在身邊就不太方便。不過,這些都可以課下做,總的來說收手機還是好處多。”
本學期爲該班教授“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的孟雷老師專門發了朋友圈,並告訴記者,自從設置了手機袋後,課堂效果的確好了不少,互動也多了,現代人對手機越來越依賴,大學課堂也無能幸免,學生能主動想方設法排除外在幹擾,我們應該給他們點贊!(圖文/學生記者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