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寒假已悄然离去,回望许院师生的寒假生活,各人用纷歧样的寒假要害词,展示出唯一无二的假期生活。他们或踏踏实实,留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继续钻研;或勇于追梦,勇敢前行于创业路上;或敢于实践,走出校门,挑战纷歧样的自我。PP电子学院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继续推出“他们的寒假·纷歧样的寒假”报道,带你了解许院师生的精彩假期。
留在實驗室裏的青春
農曆臘月二十五,家家戶戶都在准備年貨,沈浸在即將過年的熱鬧與喜悅中,我校卻依然有不少同學留校學習,2015級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的魏宇輝就是其中一個。
我们了解到,魏宇辉当前一段时间主要追随化学化工学院的韩培林老师做半导体纳米质料的系列研究,其主要研究偏向为纳米半导体质料——单质铋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纪律而充实”是魏宇辉对寒假留校做实验的总结。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八点半到实验室做实验 、学习,中午用饭一小时,之后继续做实验,晚上9:50回寝室。寝室,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虽显单调但却十分充实。

韓培林老師正在指導魏宇輝(右一)做實驗
同樣選擇利用寒假期間留校學習的還有2015級新质料與能源學院质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陳璐等同學。師從鄭直教授的陳璐同學,寒假期間一直在做鈣钛礦薄膜太陽能電池方面的研究,還經常和研究生學長學姐一起交流。當談到是什麽原因促使陳璐堅持留校學習時,她說:“一方面是因爲自己想要考研,需要有一些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也希望將自己學到的理論層面的知識加以轉化,在應用中加深理解。”
寒假期間還有不少同學選擇在圖書館學習,土木工程學生大四學生王要武年前一直在学校准备考研,大年初四一开馆就又来了。據了解,寒假期間圖書館延遲閉館提前開館,自習室年前開放至臘月二十八,年後正月初四起全天候開放。
創業故事喜樂多
“寒假留校创业意味着与亲友相聚的时间相应淘汰,虽然忙碌一年我也想早点回家,但是与同行相比,自己起步比力晚,需要加把劲,紧追猛赶,所以寒假就直接选择留在学校了!” 2015级专升本电气(机电)工程学院的时俊杰说。一年回家一次的时俊杰,腊月三十赶回家过年,在家待了两天就赶忙返回学校部署给客户发货。

正在檢查貨品的時俊傑同學
2016年7月份,時俊傑幫朋友在許昌找事情時發現可依托許昌当地的資源銷售發制品,由此産生了創業的念頭。經過短期的摸索以及對這個行業的進一步了解,2017年4月他果斷注冊公司,建设了目前主要在速賣通、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台經營,以線上跨境銷售發制品爲主要業務的俊尚貿易有限公司。
“資金這一塊算是企業命脈,盡量把成本降低,把每筆支出、進出貨、庫存、每個産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平台的相關費用都要了然于心才气把風險降低到最小化……”在說起對公司的運營,時俊傑現在也有自己的心得。經曆過初期對産品質量的把控經驗不足、平台的運營要领不熟悉以及資金周轉等難題,漸漸摸出門道後,俊尚貿易有限公司月銷售額也從最初的500多美金達到了現在的2萬多美金,自2017年4月注冊公司起公司總營業額已有10萬美金左右,目前公司處于穩步上升狀態。時俊傑的新年願望是希望2018年底能實現公司下一步拓展外洋市場的預設目標。
“蜂蜜女孩”朱亚丽也是用她的实际经历诠释了“苦味”青春收获大。虽然放寒假了,但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大四學生朱亚丽仍坚守在学校,和同事们一起为销售自主品牌的蜂蜜而忙碌着。

朱亞麗和她的團隊臘月二十九才趕回家中過年
2015年秋季,申请到学校的创业支持后,朱亚丽和同学王利伟入驻了大學生创新创业中心。“我们家几代人都养蜂,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每半个月,让家人通过城际大巴,从上蔡老家捎100斤—150斤蜂蜜,然后我们自己分装到塑料瓶内,每个月或许能赚三四千块钱。”
靠著口碑相傳,朱亞麗很快就有了一大批忠實顧客,不僅有老師同學,還有许多是校外人士。並且有3位顧客,因爲信任投資了30萬元,和朱亞麗一起建设了專門賣原生態蜂産品的“蜂薏堂”公司,並請專業人士設計內外包裝,推出新春禮盒。
寒假對朱亞麗和她的團隊來說,這正是一個銷售的好時機,情人節期間推出了她們研制的天然食品級蜂蜜潤唇膏,取得了顧客的一致好評。朱亞麗和她的團隊堅守在學校做産品配送和網上運營的事情,在農曆臘月二十九才趕回家中過年。
未來崗位早體驗
在寒假期間,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前接觸未來崗位來鍛煉和提升自我能力已經成爲了越來越多許院學子的選擇。2017級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治理專業的張亞磊便充实利用寒假時間在當地的健身俱樂部做起了私人教練。
張亞磊的日常事情除了指導健身房的會員正確使用器材外,還負責健身房裏的單車課。而他本人爲了多了解市場情況,還特意向店長申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跟著銷售部去了解客戶需求、市場動向。對于此次寒假社會實踐,張亞磊認爲:“我自己是一個不善交際的人,現在我學會了主動和別人溝通交流,這次寒假社會實踐,還讓我收獲了许多事情經驗,爲以後的職業门路做了鋪墊。”
同樣利用寒假期間提升自我能力的還有2017級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的高明。寒假期間,他選擇到當地的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做兼職。“現在的就業形勢有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我想要利用更多時間去實踐。”在問及寒假選擇求職的原因,高明這樣跟記者說。培訓機構的事情並不輕松。除每天晚上都要備課外,高明每天早上六點就要起床趕去離家較遠的培訓中心去授課,在高明的眼裏,自己假期的每一天都是“忙碌卻充實”。
他們,用作品爲許院代言
2月23日起,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执法讲堂》(文史版)栏目连续11天播出了我校法政学院教師王忠灿博士主讲的《宋代奇案》系列节目。

繼之前十期節目後,作爲欄目主講人的王忠燦老師講述了《坤甯宮疑案》《假皇子案》《歐陽修被誣陷案》,也有爲迎接元宵節特別錄制的《上元節天子斷案》《放燈風波》以及《榜下捉婿》。從權力之爭、後宮之鬥到文人黨爭、婚姻糾紛,通過一個個案件,透視纷歧樣的大宋执法。在案件講述中,王忠燦老師用現實的眼光研究法史,在法史研究中體悟現實,傳播中國傳統执法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宋代司法,探索傳統执法文化的內涵,節目播出後反響良好。
自2月8日曹魏古城开街以来,一件算盘状的雕塑便夺人线人。这件被命名为《精打细算·连年有余》的雕塑,是由广西艺术学院张燕根教授与我校设计艺术学院教師郭君健一起完成的,据了解,郭老师师从张燕根教授,这次也是他们师生时隔十三年后的再次相助。

《精打細算·連年有余》的雕塑作品(局部)
這件雕塑項目從最初策劃、方案篩選到最終制品展示花費了近半年時間。結合曹魏古街的曆史文化配景最終決定選擇這件具有曆史意義的作品。雖然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但團隊仍把事情重心放在雕塑的品質、質量和設計感,每個細節都進行了多次推敲和反複修改。對于這件作品市民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匠心獨具,設計精巧,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大贊!”市民劉海軍這樣稱贊。
傳統文化,我來傳承
2月4日上午,我校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前一片欢声笑语,由农博馆组织的“传统儿童游戏传习运动冬令营”运动正在进行。来自PP电子市二十多名小學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重温传统的经典民间游戏,开心地玩起了老鹰捉小鸡、抓石子儿、跳屋子、叨雞、抓子兒等傳統兒童遊戲。
據農博館名譽館長汪慶華介紹,過去孩子們很少有什麽玩具,纵然有,也大多是就地取材,各人聚在一起想方設法鬧著玩兒,其樂無窮。傳統遊戲很是有利于兒童身心發育,但這些遊戲,大多已經漸行漸遠離開了現代兒童生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和举行夏令营、冬令营等运动,对儿童传统民间游戏进行传习、推广,这一举动也获得了河南电视台、PP电子电视台、小學生学习报等媒体的关注。

我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寒假期間開展“傳統兒童遊戲傳習活動冬令營”
假期期間,我校官方微信、微博、qq校園號等媒體平台卻沒有“停工”,負責其運營的學校新聞中心的師生們除常規性推送外,還聯合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等單位,特別策劃推出了“畫說廿四節氣”專題欄目。二十四節氣以時節爲經,以農桑與風土爲緯,構建了中國人的生活韻律之美。據了解,該欄目將在2018年每個節氣推出一位我校书画专业教師及其与节气相关的代表作品,以此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绝美韵律,目前已在立春、雨水期间推出两期。
笔者所采访到的只是宽大师生中的个体代表,我们了解到宽大教師们利用假期充实自己、写论文做科研、忙于备课,有不少单元的教职工假期期间依然坚持在事情岗位上,而寒假的意义无疑在这些脚踏实地、磨砺自我的许院师生身上获得了真正的阐释。
(特別感謝團委、創新創業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新质料與能源學院、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提供新聞素材;圖片由受訪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