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全面真實地掌握課堂教學情況,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和教學要领革新,12月20日上午,院長趙繼紅召集法政學院、外國語學院、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新质料與能源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二級學院院長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處有關人員在辦公樓第二會議室開展了集體聽課及研討活動。
會上,趙院長與參會的二級學院院長一起聽取了法政學院等7個教學單位近10位教師的理論課,並就教師的授課情況以及學生的聽課狀態進行了具體的交流。他們對聽課中存在的共性及個性問題發表了意見,並根據專業與課程性質,就教師教學態度、教學能力與要领、組織教學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狀況等進行了集體研討,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見解。
經過集體聽課和研討,各人普遍認爲,授課教師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比較紮實,能夠勝任教學事情;大部门教師教學態度规则,講課富有激情;多數教師能較好地將傳統教學要领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部门教師能夠根據新的高等教育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要领革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也存在部门教師缺乏組織教學的意識,不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個別教師只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完成教學任務上,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
會上,院長趙繼紅強調了集體聽課及研討活動的目的及意義。趙院長指出,領導幹部聽課是學校重視課堂教學及教學事情中心职位的具體體現,聽課的目的是發現並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導治理部門、二級學院及教師重視教學、投入教學、保障教學,並全面掌握學生學習及上課狀態,進而推動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她肯定了本次集體聽課及研討的意義和成效,並根據聽課中授課教師及學生的表現,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戰場,與人才培養質量密切相關,各學院院長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環節,親自抓好教學質量。第二,要調動二級學院基層教學組織的事情積極性,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的研討;各學院也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第三,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設計與組織能力,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爲中心”,突出學生主體职位,關注學生成長和需求,要接纳有效措施充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本次集體聽課及研討活動既是領導深入教學一線,重視教學、發現問題、落實教學事情中心职位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質量監控的一次有益嘗試,既加強了教學過程及教學質量治理,又促進了二級學院在教學方面的溝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