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然走遠,各人重返校園,而回望許院師生的寒假生活,我們看到了差异的風景。他們或研精覃思,探究教育教學革新的新要领;或懷揣夢想,走出校門勇于實踐磨砺自我;或踏踏實實,堅持留在學校的實驗室裏繼續鑽研;或挑戰自我,參加國際競賽豐富閱曆;或充滿愛心,留守在那些需要他們的地方……許院校媒特地對各人的寒假進行跟蹤采訪,再次推出“他們的寒假·纷歧樣的寒假”報道,帶你走進那些差异的寒假時光。
這樣做,只是爲了離夢想更近一點
“当知道春节不能回家,你犹豫过吗?”“多好的时机,我不需要犹豫!”回覆者名叫杨国志,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三學生。寒假前夕,得知有时机进入中央电视台实习半年,他激动不已。1月17日,杨国志就同播音与主持专业大四學生许雪、蔡映飞赶赴北京。在采访中,许雪告诉我们:“央视事情的专业性强,一开始因为对许多专业术语缺乏了解,连一份聚会会议纪录都做不完整,这让我看到了自身能力的欠缺和努力的偏向”。在央视事情几周后,暂时担任导演助理的杨国志体现,他已经逐渐熟悉了央视高效的事情节奏,每天忙碌的节目筹谋和执行让他痛并快乐着。“相信自己会坚持下去,学到更多的工具”。采访结束时,已经晚上十点钟,刚加完班的杨国志正急遽赶往地铁口。

在央视实习的大三學生杨国志
同樣是爲了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和楊國志同級的李培玉選擇回抵家鄉,並在當地的一家影樓機構實踐學習。時值春節前夕,一直想爲家鄉拍些東西的他,改編了陵川版本的賀新春MV《恭喜發財》,整個MV從歌曲的合成制作再到取景拍攝,花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一經發布後,第二天就刷爆了朋友圈,浏覽量達到兩萬多。對此李培玉笑著說,“那時候想到自己的辛苦有人認可,支付再多也值得!”
那些留在實驗室裏的時光
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六,在我校外貌微納米质料研究所實驗室內,路凱正低頭認真修改他的學術論文。正在讀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三年級的路凱,是電子科技大學與我校聯合培養的研究生。選擇了電力電子技術偏向的他,師從鄭直教授,寒假期間一直在做鈣钛礦薄膜太陽能電池方面的研究。
对于临近结业的路凯来说,一个多月的寒假很是名贵。“假期的校园很平静,很适合继续进行我前期的研究项目,同时也能提前为下一步科研计划做好准备。”路凯说道。在这个寒假,路凯经历了第一次一小我私家在外过生日:“虽然有些冷清,但对我来说,最好的生日礼物应该就是在此期间完成并投递到《美国化学会志》JA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学术论文了,我很欣慰。”
正在做實驗的路凱同學
同樣留校做科研的,還有應用化學專業的史紅彩,研究生三年級的她目前接受我校和鄭州大學的聯合培養,這個寒假史紅彩沒有選擇和往年一樣早早回家,而是選擇在實驗室中對廢舊锂離子電池展開研究,接纳裏面的有價金屬元素並進行循環再利用。師從範麗波博士的她,選擇把研究偏向定在新功效质料合成及應用。“寒假是一個很好的完善事情、提升自我的機會,在這裏一邊研究自己的項目,對锂離子電池進行性能評估檢測,一邊帶著兩個師弟奮鬥在實驗室的第一戰線,協助他們完成調研,感覺很充實。”
讓教學有更多種可能
整个寒假期间,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佩聪和另外6名教師组成的《大学英语》慕课团队在紧张有序地对该课程进行知识点梳理、筹备慕课的录制,该项目是我校五项校级慕课项目之一。慕课(MOOC),是目前各大高校比較熱門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讓課堂教學互聯網+,呈現出更多可能,這也是我校開展課堂教學革新的一部门。
杨佩聪告诉我们,放假前已经给团队成员做了明晰的分工,前期事情量很大,各人寒假都没有休息。教务处刘培蕾老师说,除《大学英语》团队,另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的其他四个慕课团队,也在积极筹备。卖力《英语语音》慕课项目的汪海燕老师说,慕课与线下课堂差异,与以往的线上精品共享课也差异,所以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梳理整合是一定的,要精简浓缩,甚至斟酌对白设计,让十五分钟的解说更有针对性。为了能够让口腔发音的动态历程更好地泛起,汪海燕也与公共实验中心的刘雪锋老师和他的摄录编团队积极对接,“我一直担忧后期录制的问题,担忧授课教師达不到制作要求,所以一方面要充实做好前期脚本设计,另一方面迫切需要专业人士给予技术指导”,谈到假期的支付,她说,“都是为了更好的教学。”
在國際競賽中挑戰自我
1月20日到24日,校内已经很少有學生的身影,但在信息工程学院五楼的机房内,却仍集聚着这样一群师生:面对着电脑上的英文题目,聚精会神地建设数学模型,井然有序地写着编程,然后再对论文进行讨论。27个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新质料与能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的學生,在9名指导老师的部署下,划分组成9支队伍,攻击着美国大學生数学建模竞赛/交织学科建模竞赛的奖项。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參賽
據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申建偉介紹,該競賽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此次競賽的隊員之一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吳海鵬告訴記者:“曆經近10天的培訓和4天4夜的苦戰,列位小夥伴們經受了嚴寒和食宿不便的考驗,終于又乐成地完成了人生中一項挑戰。不管結果如何,提交論文的那一刻已在心裏悄悄爲自己拍手。”另一名隊員新质料與能源學院2014級學生姚益也說道:“這次數學建模競賽給我提供了和其他專業的夥伴們一起破解數學難題的機會,我很享受這種追求數學、挑戰自我的樂趣。”
充電續航,未來崗位早體驗
1月中旬,我校2014級酒店治理专业200多名实习生正式在广东、杭州、上海、宁波等地的多家酒店入职,从事酒店下层或下层治理的实习事情。在宁波开元名都星级酒店贴身管家岗位实习的孙智豪,正是这些实习生雄师中的一员,也是宁波6个实习生的小队长。他和记者说:“这是我第一次实习,入职的第一天就接受了管家部的培训,酒店里的前辈们也悉心指导我,因此很快就适应了。”对于不回家过年的孙智豪来说,今年的春节也别有一番滋味,他说,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让他对酒店服务事情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更深入的理解。
同样,为了越发深入地了解汝瓷文化与生长历史,2014級陶艺专业的學生董方方和王亮红受王静老师推荐,去往平顶山市汝州镇的云超汝瓷厂,追随着杨云超师傅开始了15天的实地学习。采访时,董方方刚刚结束制模事情,他说,“虽然这次学习的预期时间很短,但亲身加入汝瓷的造型、制模、注浆等生产制作历程,学到了许多课堂之外的工具。”
這個冬天,送你一份無私的溫暖
今年許昌的冬天格外严寒,春運期間氣溫更是逼至零度以下。在許昌的高鐵東站,搭客顯得行色急遽,卻有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人,來來回回地幫搭客取票、攙扶老人進站或者幫著搭客一起扛起沈重的行李。在他們的幫助下,1月13日至2月21日春運期間,車站的一切都格外井然有序。這幾名一直堅守在許昌高鐵東站的志願者是我校國際教育學院2015級市場營銷專業的鄭亦楠,外國語學院2016級英語教育專業的王奕平、張少珂,電氣(機電)工程學院2016級的何平。

在高鐵站志願服務的何平(中)、鄭亦楠(左一)同學
放假前,他們就積極響應許昌團市委關于“2017年許昌青年志願者服務春運‘暖冬行動’”的招募,並最終通過選拔。何平在結束志願服務後向我們体现:“這是我大學的第一個寒假,既幫助了他人又體現了自我價值,還鍛煉了自己的交際能力與應急能力,真是收獲滿滿。”
像何平他們一樣樂衷公益的,還有醫學院2016級康複專業的耿曾斌。耿曾斌一放假就早早回了老家鄧州,並在當地的一家敬老院做起了義務志願服務活動。主修康複專業的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經常爲老人們量血壓、測體溫,並給老人推拿。“我才剛剛大一,專業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都還不夠,所以只能爲老人們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但我會繼續努力,給他們帶去更多的幫助。”耿曾斌在采訪時說道。

在敬老院做志願者的耿曾斌同學
相比起在家追追劇玩玩遊戲、日日聚會,寒假的意義無疑在這些師生爭分奪秒、腳踏實地的經曆裏真正得以闡釋,而我們采訪的也只是衆多有故事的許院師生中的幾員代表。新學期已經開始,讓我們把所有的情緒都化爲新的力量,凭据對未來的規劃,走出穩穩的下一步吧!
(特别谢谢学科办、数学与统计学院、医学院提供素材、线索;學生记者:王仁茹、趙豔榮、王夢玲、堵詩田、賈文峥;圖片由甯智沛、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