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綜合新聞

許院滿春風,處處“活雷鋒”

作者:钟伟平 甯智沛來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編輯:熊德蘭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7-03-05

風和日麗,春風蕩漾,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日悄然而至。在春潮湧動的許院裏,師生們默默堅持,從不張揚。他們把成長中的感恩傳遞給身邊的人,一個個看似平常的“小愛”,卻傳遞和奏唱出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溫暖樂章。他們把“雷鋒精神”和日常融爲一體,將新時代青年學子的風采嵌入志願服務、愛心幫扶、公益事業中,不覺間成爲我們這個時代的“活雷鋒”。

建设于2014年4月的許昌學院編外雷鋒營,至今先後組織學雷鋒活動2430余次,參與師生近27000人,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164000小時,在許昌市建有34個牢固的服務基地和21處公共服務點……這一個個驚人的數字背後,會有著怎樣的溫暖與感動?

守望呵護孩子們的春天

“老師,快來這裏,我們一起打籃球”。

  “不行不行,老師剛說要跟我一起玩乒乓球的”。記者剛一進入柏茗小學,就看見一群孩子在爭著搶著和志願者玩耍。這是許昌學院編外雷鋒營的志願者們正在引導孩子們做課外活動。從許昌學院到柏銘小學,路程漫長。先要坐一個小時左右的公交,再坐農家的小三輪最後換步行半個小時才气到達。“我們在這裏服務已經三年多了,不管刮風下雨每周五都會准時到達,孩子們也都早早地等在門口迎接。在這裏我們每個人都發揮自己優勢教孩子們一些英語、音樂等課程,陪他們做做遊戲,孩子們那純真的笑聲也熏染了我們,帶給我們许多歡樂”。編外雷鋒營的郭馨美如是說。“很感謝這些志願者們,不管是捐贈過來的課桌書籍、運動器材還是陪孩子們一起學習玩耍,都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給孩子們帶來了许多幫助,這兒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這些志願者。”柏銘小學的郭校長親切地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在許昌市藍天特殊兒童康複中心長期活動著許昌學院編外雷鋒營的志願者們的身影。“每周五下午,許昌學院的志願者們都會過來康複中心幫忙,孩子們一早兒就盼著”。康複中心的王老師稱贊道,“志願者們很細心,他們的紅馬甲口袋裏總是會裝著许多紙巾,看見哪個孩子流口水,流鼻涕就會很快地擦幹淨,讓我們老師都感覺溫馨。”15級數學與統計學院雷鋒連的袁賀龍是此次志願活動的負責人,“因爲康複中心的孩子比普通兒童特殊些,他們更少機會接觸外面的人和事物,所以我們有時間就會過來,給他們講講外面的新鮮的、好玩的故事。”

來自設計藝術學院的劉雪玲和來自商學院的王棟國已經加入編外雷鋒營兩年了,他們的心時時牽挂著同桌的“他”。在編外雷鋒營與博愛康健園配合組織的“同桌計劃”活動中,他們與康健園的孩子們作爲相互的同桌,一起學習,相互幫助。活動中,他們帶著孩子們在舞台上進行演出,手把手的教孩子們畫畫,折紙,做手工,和他們一起唱歌,背誦古詩,陪他們度過了短暫而又別具意義的一天。王棟國告訴記者:“孩子們懷揣著夢想來到了舞台上,背誦的一首首古詩牽動人心,他們都是被上帝折翼的天使,而作爲志願者,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帶去溫暖和希望,給他們更多地知識和陪伴,呼籲更多地愛心人士關注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陪伴是最長情的广告,感恩是最溫馨的動力,希望愛能灑滿整個社會。 

愛在春天的黃昏裏萌芽

“劉年老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記者剛來到夕陽紅老年公寓,就被屋內悠揚婉轉的戲曲聲吸引。走進屋子裏一看,一群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們圍在一起,認真地聆聽著一位老奶奶唱戲。據了解,這是國際教育學院雷鋒連的志願者們的日常志願活動。

  “奶奶,這些志願者們過來這陪著您,開心嗎?”

“他們要是每周都過來的話我就開心,要是哪周不過來我就不開心。”正在說話的是石奶奶,拉著志願者的手的她,撒嬌起來像個小孩子。通過跟夕陽紅老年公寓的負責人溝通,記者了解到國際教育學院雷鋒連每周都會組織到夕陽紅老年公寓的志願活動,陪老人們下下棋,散散步,練書法,還幫著老人寫《回憶錄》,深受老人們的喜歡。“只要是有這邊的志願活動,我都會跟著過來看看爺爺奶奶,他們喜歡我陪著他們說說話,我也很喜歡和他們聊天”。正在跟記者說話的是15級國際教育學院雷鋒連的負責人李甯。從大一開始,她就經常帶著小夥伴們來夕陽紅老年公寓開展志願活動。哪怕是考試周,她也會自己過來和老人解釋一下情況,畏惧老人們會擔心,會想念……

關注抗戰老兵 ,用愛撫慰滄桑

“長期堅持做志願活動說不累,其實是假的。絕對不會因爲累而産生放棄的念頭,關愛抗戰老兵,早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行割舍的一部门。” 2012年起就开始做“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运动的14级国际教育学院學生张帅鹏说到。“最开始我只是对军事历史比力感兴趣,厥后突然萌生了寻访慰问抗战老兵这一想法。在從军事群里收集到一些关于抗战老兵的信息之后,我就开始骑着摩托车,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寻找”。     张帅鹏说:“河南省当年有180万人参军,而现在仍健在的老兵人数已经很少了,他们曾经用自己的热血给我们拼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去经常看望慰问他们,纪录下他们的年龄、住址以及加入抗战的经历并把这些质料整理成册,作为名贵的历史资料一直流传下去。”

除了做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活動,作爲許昌仰嶽公益協會以及許昌雷鋒愛心社團的成員,張帥鵬還堅持在課余時間開展其他的愛心活動,他經常帶著國教雷鋒連的志願者們去往許昌縣五女店的鎮柏茗小學、魏莊小學、扶橋小學支教到。目前爲止,他共參加多種志願活動50余次,在許昌創建文明城的文明天使活動中,張帥鵬同學先後17次參與此活動。張帥鵬用他的堅持和奉獻,爲他的青春增添一抹亮色。

用我的熱血交換你的生的希望

每周五中午11點半至下午5點左右,我校滿庭芳餐廳(新餐廳)前總能看到許昌中心血站的流動獻血車和穿著紅色馬甲的編外雷鋒營志願者們的身影,每周這個時間段,志願者們都會積極參與並號召、組織同學們有秩序的參加無償獻血活動。據了解,自2009年以來,我校編外雷鋒營在普及義務獻血宁静知識的基礎上,累計參與獻血組織事情200余次。

      近年来,在校编外雷锋营所有志愿者们的配合努力下,PP电子学院學生无偿献血的热情极其高涨,在总的趋势上,献血人数和献血总量逐渐递增,献血人数從最初的百十余人到2016年增加到了1200余人,献血总量达4196000ml,充实保障了PP电子市临床用血量,挽救了无数在手术台上的病人。校编外雷锋营组织的无偿献血运动也获得各人一致好评,并在PP电子市2015-2016年度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暨爱心商家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无偿献血“优秀团队”称谓。

“我們定期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校編外雷鋒營的司飘逸說。爲了擴大影響範圍,校編外雷鋒營還在2015年、2016年舉辦了“快閃”、“彩虹跑”和“接力跑”等特色趣味獻血活動,使更多的在校生充实了解到無償獻血的相關知識,深刻體會獻血行動所代表的無私奉獻精神。活動在繼續,志願者們也永遠在路上。

      除了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康复中心照顾残障儿童、去小学做支教运动另有组织义务献血之外,在高铁东站服务旅客,同样是PP电子学院编外雷锋营的大學生志愿者们恒久开展的志愿运动。“我腿脚不太方便,行李还这么多,多亏了这些學生的资助,要否则预计從车上下来都是问题。”一位坐着轮椅的搭客拉着志愿者的手连连致谢。高铁东站的进站口、出站口和售票厅,都有编外雷锋营志愿者的身影。协助车站事情人员维持秩序、帮旅客拿行李、指导旅客如何使用自动购票机,志愿服务历程中的他们险些没有休息的时间。15级电气机电学院雷锋连卖力人罗付瑞告诉我们:“虽然每次做完志愿运动都市感受累,但是一看到被资助过的那些人的微笑就觉得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

小小書屋,大大夢想

2017年3月3日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PP电子学院党委宣传部老师和校媒學生代表来到了鄢陵县骆家村小学给这里的學生带来了 “小书虫公益书屋”捐献的爱心图书,这是他们捐献的第8个爱心书屋。

2013年3月5日,許昌學院廣播電台以“每天都是雷鋒日”的主題活動爲契機,建设了學校首個“愛心書屋”公益組織,後將“愛心書屋”命名爲“小書蟲愛心書屋”、“小書蟲公益書屋”,並將這一活動作爲每年的常規活動之一,將更多的書籍送去給需要的孩子們。2013年3月,“小書蟲”爲禹州苌莊鄉張家莊小學送去了字典及課外讀物;2013年7月,“小書蟲”向林州山區的孩子們送去了愛心;2014年3月,“小書蟲”赴禹州淺井把幾百冊圖書送到張地小學和張桐小學孩子們的手中……

這一次,許昌學院廣播電台代表許昌學院爲鄢陵縣駱家村小學的孩子帶來了370余本實體圖書及10個眼保儀,許昌學院廣播電視台還精心爲孩子們錄制了有聲圖書。駱家村小學的校長解長永跟記者說:“我们学校条件比力艰辛,面临着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匮乏等多方面的窘境,在这的學生差不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渴望书籍,但是一直没有条件接触到课本之外的书,PP电子学院的老师學生们真的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建屋不是目的,让孩子们甚至小学教師、家长配合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和要领,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虽然,我们的大學生在用心开展运动的同时,也越发热爱阅读,热爱书香。”我校“小书虫”书屋的卖力老师如是说。


许院的学子们通过一次次义举,向身边的人群散发和辐射出温暖的光热与正能量。通过这些运动的开展,更多的在校大學生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真正寄义,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學生活不行或缺的一部门,并在加入中感受助人的快乐和心灵的滋养。

今天,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沐浴暖和春風,聆聽師長無私的、傾囊相授的諄諄教誨、感受著同學善意的目光和誠摯的關心,這些我們身邊的雷鋒,也正像那明媚的陽光一樣溫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見賢思齊,向善向上的青春力量。

(圖文統籌:鍾偉平 甯智沛 學生记者:赵艳荣 胡洛岩 王國文 王夢玲 張震 張甯 賈文峥 李一涵 特別感謝校團委提供圖文素材和采訪協調)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