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上午,陽光正好。許昌第九屆三國文化旅遊周三國文化産品暨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在吳道子美術館開幕。作爲三國文化周的一項重要活動,每屆大賽都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紀念性、藝術性、實用性、收藏性的作品, 4月28日,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此次參展作品涵蓋視覺傳達、環境藝術、産品設計、陶藝設計等領域,在突出創意特點的同時,力求突出其未來的商業和市場價值,其作品之豐富,創意之新穎,讓衆多前來參觀的人贊歎不已。
屬于我們的三國演繹
 |
有著濃郁許昌本土文化氣息的作品《許遊記》 |
一进展厅各人就被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小工具吸引,杯子、枕头、书签、雕塑等一系列手事情品都印着萌萌哒的三国群英头像,有眨着大眼睛的刘备另有俏皮的关羽张飞,摇着扇子的可爱的小诸葛,整个三国中的人物似乎都穿越而来,带着现代的气息。作品的设计者刘健很开心的说“我们的作品以PP电子特有的三国文化为灵魂,注入了时尚元素,塑造出属于我们的创意三国,给各人一种差异的三国体验。”
在不遠處的《許遊記》展台,更是帶著濃郁許昌本土文化氣息,粉、黃、藍三個差异顔色的許昌吉娃娃喜笑顔開地坐在展覽台上,兩幅精美的以文峰塔等許昌市標志性建築爲設計元素的景觀圖呈現出白昼和夜晚兩個版本。其指導老師張鵬輝告訴我們說“這些創意産品在以本土傳統文化爲主體的同時,也注重當下文化發展的趨勢,融入前衛潮水的因子,切合當下的審美觀。而且這類作品將會帶給遊客一種特別的紀念意義,實在是許昌特色旅遊商品的不二之選。”
環保展品們,簡約而不簡單

? 展厅中央,一个太阳能座椅引得许多人驻足围观,同学们纷纷坐进去审察这个“神器”:“据说它可以当夜灯,不用充电就能连续发亮,而且这个椅子还可以给手机充电,好神奇!”现在,电子产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品,但电池续航能力并不给力,且资源短缺和情况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太阳能座椅的研发者杨啸告诉记者:“这个座椅顶部的太阳能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内置电池中,既能发电又能给手机充电,环保而节能。未来可以应用在公园、旅游景点作为休息场所。我希望能把这种环保理念推广出去。”
“牛仔很忙”展區的工藝品不似太陽能座椅般高端,它們都是一些純手工制做的小玩意兒:背包,挂件,杯子,花盆,錢包...卻一樣不簡單。“我們動員身邊的挚友,把自己廢棄的東西捐獻給我們創作,像這個錢包,是我們用廢棄的牛仔褲做出來的,我們希望能充实利用身邊的資源,做出一種環保而簡約的時尚。”“牛仔很忙”負責人韓東說。
展区里飘荡的淡淡清香来自于朱军设计的“皂心独韵”,“这些小香皂不仅外形精致优雅,而且是纯手工无污染的,在工业化急速生长的时代,这种宁静而致远的美令我陶醉。”文传院一名大一學生说道。
展覽現場成超市,不少作品被搶購
 |
鄭轉兄(左二)正在向參觀者介紹她的創意作品《歸》 |
在陶艺作品展厅里,一件由80余個瓦當組合而成的窗棂狀裝飾物吸引了許多人駐足,每個瓦當正面有菩薩、蓮花等圖案,而反面則是用篆書刻寫的與三國有關的成語。许多參觀者圍繞著挂滿鈞瓷瓦當的窗戶來來回回轉上好幾圈,看看正面的圖案,再看看反面的成語。
“這件展品的主題是‘歸’,寓意爲新的三國文化再次歸來,加入新的元素、新的理解,推出新的表現形式。”作品的設計者鄭轉兄体现,在老師的幫助下,她在設計中融入徽派風格,加了一些趣味因素,例如瓦當的圖案和背後的成語都是一個個三國典故,既有曆史厚重感,又能獲得年輕人的喜愛。
“之前做了150個瓦當,但因爲有不行控性,有的瓦當上釉會裂,有的瓦當釉變欠好。這次展出的2件展品共有80個瓦當,都是挑選出的精品,每件展品定價5000元左右。”鄭轉兄体现,經指導老師的介紹,目前已經有兩三位商家向其定制。
“同學,這件展品能批量生産不?”在现场,一位三四十岁的女士一会儿问电话,一会儿拍照,很是繁忙。这位自称姓李的女士体现,她是一位工艺品署理商,展品中的《面面俱到》、《大象》、《干戈》和《莲寇》都让她很是喜爱,想署理销售。“传统市场上的工艺做的太死了,这些學生的作品不光素雅光洁,而且线条柔美,让人看了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气质感”她说。
用科技打造你的夢工廠
 |
覃業富在介紹他的作品《生命之源》 |
在展厅的尽头,情况艺术设计专业學生覃业富的修建动画漫游视频作品《生命之源》很是抢眼。这是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都市计划、修建设计的高新科技。覃业富说:“我们用艺术的形式来体现修建设计理念,把徒手勾画出的修建方案、立面、剖面、透视图酿成传神的虚拟修建,使人们能够在一个虚拟的三维情况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未来的修建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的审视。做修建漫游动画就像拍影戏一样,要令人百看不厌。虽然在制作历程蛮辛苦的,但听到这么多人的赞叹,心里照旧很欣慰很满足。”
同是一个团队的胡远静,是《豫西窑洞度假村》这个作品的卖力人,他结合当地的文化,以低碳环保为理念,希望将落后的农村,加以朴素的修饰,开发旅游度假品级三工业发动当地农民的收入。他说,“我们在去年4月份就建设了上品模型設計有限公司,目前團隊已經有10多個人,已入駐學校新建成的創新創業大廈。”據了解,他們已經和校外好幾個公司相助過房地産沙盤、産品設計、展示展覽模型的項目,十幾個年輕人正在努力做一個集設計開發生産銷售品牌打造爲一體的專業模型制作生産商。
創意“落地”成就創客夢想
 |
琳琅滿目的作品 |
“通过加入创意设计大赛,目前已累计有60余套创意产物转换为实际设计,其中,除当地及省内企业接纳投产以外,另有许多结果被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企业所接纳。”美术学院副院长张少华体现,在加入大赛的历程中,美术学院就引导學生在设计创作时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自主创业运动的开展,在运动开展之初更是积极联系相关企业与参赛學生对接,力求设计的内容为真题、实题。
另外,院系还勉励學生在设计创意时树立品牌化看法,设计内容泛起完整化与真实产物一致,并以电子商务为平台进行了实验销售,使设计作品自己能作为自己就业创业的资本。
據了解,三國文化産品暨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已乐成舉辦了9届,平均每届加入的大學生凌驾800人,參賽作品1000余件/套。
今年参赛學生凌驾500人,參賽作品897件/套,參展作品258件/套,均以許昌都市旅遊、餐飲、建築、民俗文化爲載體,于4月28日至5月3日在吴道子展览馆展出。(文:鍾偉平、王仁茹、张力方、李艳丽;摄影:网络电视台學生记者赵月等;图片编辑: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