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年薪+期權(10萬)+項目獎金,約嗎?”,近日,我校學生创业团队“哎哟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平台上打出了一则“亮眼”的招聘广告,一时惊动。
记者在创新创业中心一楼见到了这个 “弄潮”互联网+時代的年輕創業團隊。郭玉靜、谷玉飛等12名大二學生以微信民众平台卖水果起家,短短一年时间已经从一个简朴的微信卖水果民众平台,生长成了注册资金100萬元,涉及微信技术开发、微信宣传等多领域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而“哎哟嗨”所在的大學生创新创业中心位于该校达理路西段,历时两年打造,是继2012年学校建设的大學生创新创业园之后又一创新创业“孵化器”。在这座大楼里,与“哎哟嗨”类似的大學生创业团队另有65家,加上創業園30多家,學校已有創業團隊近100家。

“零成本”入駐再加啓動資金
在許昌學院,創業中心(園區)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怀揣创业梦的大學生。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学校不仅使“零成本”入驻成为现实,而且还给予每个學生团队启动资金,并提供执法、贷款等一系列服务指导,这给众多立志创业的在校大學生打了“强心针”。
在308室的“钧雅堂”陶艺事情室里,學生们在忙碌着设计制作客户私人订制的钧瓷工艺品,指导教師王静说,“用于制作的设备都是学校为我们學生添置的,学校另有钧窑实训工厂供學生使用”。
“我們正在研發一項新産品——模型沙盘。”美术学院的大四學生胡远静向我们介绍了她们创业基地“支点事情室”的运营情况,“我们的办公桌椅、电脑都是学校配备的!还给予我们基地3000塊錢的啓動資金。”胡遠靜介紹說。
記者看到,創新創業中心一共6層,8300平方米,融校企联合研发、技术推广、信息交流、项目孵化和學生实习实训为一体,设有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治理服务中心,已有66个大學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申请、答辩入驻,涉及电子商务、工程设计、艺术传媒、信息工程、高新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其中,20余家創業團隊在許昌市工商、稅務部門注冊,成爲實體企業。
一個年輕的“創客”群體正在這裏築夢啓航。
“金字塔”模式助力創業夢
严格来讲,大學生创新创业中心只是PP电子学院打造的“创业梦工厂”的众平台之一。
学校近年来对大學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事情不停深入和完善,逐步为在校大學生建设了一套以创新创业中心(大厦)、创业园区、院部基地为差异条理的“金字塔”式创新创业事情架构。
學生随处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陈彪说,“‘中心作为科技(高新)端,园区作为实训台,基地作为宽基础’,我们打造了一系列系统培养大學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形成网状结构笼罩了整个学校的所有學生!”
學校建设較早的創新創業園位于逸夫圖書館的負一樓,創立于2012年,現有32余支創業團隊在這裏駐紮。
这个园区的主要功效是对大學生进行经营性项目实习实训,以及创业项目的开端孵化,多个學生创业团队已获得开端的实训和较好的效益。
跨境電商外貿事情室目前是創新創業中心的一個創業項目,而她的前身卻是坐落在圖書館負一樓的創新創業園內的“宅飽寶全球速賣通”項目,同他們一樣剛從創業園經過开端孵化“升級”入駐創業中心的團隊共有11家。升級後“宅飽寶”做得越发有聲有色,“我們的月銷售額基本能保持在兩千美元左右,利潤率能達到10%~20%,但这个离不开在园区的积淀。”提起这样的效益让事情室的卖力人之一、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學生李国超十分自豪。
如果说大學生创新创业中心是金字塔的“塔尖”、园区是“过渡”層,学校依托教学院部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的42个大學生创新创业基地则成为牢固的底座与基础。学校实行实验室、基地“双挂牌、双运行”,层级化实训成为孵化學生创业梦想稳步生长的“双保障”。
师生每天都可以“享受”自制的面包、啤酒、瓶装纯净水,而这些都来自于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书香坊”创新创业基地。该基地正是在食品学院相关实训室的基础上建设的,充实发挥实验室器材设备和加入學生多、辐射面大的功效,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基础性研发,俨然成了學生的“第二课堂”。
目前學校已經依托教學院部的實驗、實訓室建设了42个大學生创新创业基地,并划拨专门资金对基地和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资助。
用心培育敢于創新的“創客”群體
2013年学校建设大學生创新创业就业事情领导小组,建设健全了教学、科研、學生、团委、就业和教学院部等加入的创新创业事情协调机制,2015年初又建设了創新創業學院。
“大學生创业不是简朴的一个學生运动,不能只说说而已,更不是开个公司就算创业乐成,其焦点竞争力在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育正是我们的着力点。”陈彪说。
恒久以来,PP电子学院都以提高峻學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创新创业事情的目标,项目化运作、团队化培育、基地化建设、整体化推进,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革新、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运动、推动大學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大學生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等手段,努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過程。
学校创业中心四楼的“多奥创客研发基地“,也使在校的大學生创客们有了用武之地,宋航航和他的团队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扶持下正在研发“智能物流柜”,技术层面已经解决,正在整体设计,前景很辽阔,他们说“以后取快递,自己说了算,方便多了”。另外,他们自制的3D打印機已早有名氣了。
学校还通过开展以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培训讲座、模拟实践和社会科研机构与企业引进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将实践深入到教学,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创业实战能力的高素质大學生。
2014年6月,在第四届全国大學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PP电子学院由郭玉静等同学组成的微先锋团队参赛作品“幸福鲜果坊”划分夺得河南赛区特等奖和全国赛区一等奖及最佳创业奖; 2015年河南省12届“挑战杯”大學生科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运动中,學生创业团队千里目航拍科技有限公司的“八旋翼无人航测机”僧人都景观计划设计事情室团队的“雨水花园及屋顶花园”项目都获得优异的结果,乐成晉級國賽。
另外,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學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河南省高校物联网设计大赛等运动中,PP电子学院也多次斩获殊荣。
學校負責人說,“‘公共创业、萬众创新’是经济社会生长的新态势,增强大學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事情的迫切要求,也是PP电子学院转型生长的重点事情。学校将积极为學生创新创业运动铺路搭台,进一步培养學生的创新能力,引发學生的创业热情,以创新创业运动发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
在許昌學院,到處可見被夢想映紅了的年輕面孔,學校正在爲追夢學子鑄造起一座“夢想之巢”,用心守護,助力前行。(信息數據圖:新聞中心)

相關閱讀:
《河南日報》:許昌學院爲青年創客“築巢”追夢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5-06/17/content_127706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