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筹谋实施“中原农耕文化影象传承系统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拟编著大型丛书的事情,获得了河南省文化厅有关领导和非遗处、非遗中心的亲切体贴和鼎力大举支持,专家团队计划逐步深入全省各地农村下层开展调研考察。2015年7月5日至11日舉行了首次基層考察調研活動,取得了豐碩结果,並爲今後的系列考察活動探索了途徑、積累了經驗。
开展系列考察调研运动的主旨在于为实施中原农耕文化影象传承工程,深入下层获取第一手资料,使课题研究和大型丛书真正做到接地气、通民情,使中原农耕文化影象传承工程能够积极融入 “中原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事情大局之中,并努力做出我们的孝敬。为此,该运动获得省文化厅非遗处和省非遗掩护中心的直接指导和鼎力大举支持,为调研考察团队开具了同全省各地有关单元接洽联系的公牍。专家团队每到一地,省非遗中心同时进行电话和传真联系,从而保证了考察调研运动的顺利开展。
本次調研考察團隊由校內外6位专家组成,均为我校专兼职农耕文化研究员,由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名誉馆长汪慶華教授带队。运动划分深入光山县、新县、固始县和信阳市下层农村20多個調研點,對非遺項目、古村名鎮、傳統民俗、文史資料、地方特産等相關情況及其資料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整個調研考察事情比較順利,效果良好,收獲頗豐,不僅獲取了大量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而且系統調研、直接感受和深入認識了豫南地區傳統農耕生産生活方式,特別是具有南方韻味的古乡村、古民居、地方特産傳統工藝等等。
考察调研运动虽然十分紧张和艰辛,但各人都怀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效益。这次调研考察运动为今后陆续展开的系列调研运动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图片由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