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3日,中國博物館學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召開,我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作爲會員也應邀參加會議,名譽館長汪慶華教授出席大會並作大會專題發言。
目前,全國共有4510家博物館,其中國有博物館3528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的高校博物館有近百家。全國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第13次學術研討會由廣州中醫藥大學承辦,93所高校博物館近200名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52篇論文收入會議論文集,13所院校代表在大會上作了發言。
我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于2014年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今年首次參加高校博物館學術研討會。汪慶華、孟聚、崔鳳巧配合撰寫的論文《略論創建農耕文化專題博物館的须要性和迫切性》提交大會並入選會議論文集。在11日下午舉行的大會專題發言階段,我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受到會議重視,名譽館長汪慶華教授被部署爲第一個大會專題發言人。他說,我國當前廣大農村正在從傳統農耕向現代農業逐步轉變過渡,處在這樣一個農耕嬗變的重要曆史節點上,在全國差异區域搶救性的創建一批農耕文化專題博物館是十分须要和迫切的。他簡要介紹了我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及創建體會,並提出了五點建設性意見。
我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在全國高校博物館各人庭的首次亮相,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不少高校與我們熱情交流。通過與兄弟院校的交流,以及實地參觀考察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會議活動,我校與會代表深切感应參加此次研討會收獲頗豐,受益匪淺。融入全國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各人庭的最大的收獲是廣交了同仁,開闊了視野,學到了不少東西,使我們越发認識到辦好高校博物館的重大意義,也進一步增強了辦好我校博物館的信心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