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11月24日,《中國教育報》第07版(基層新聞)以《爲大學生創客追夢“築巢”——許昌學院創新創業教育事情側記》爲題報道我校創新創業教育事情。全文轉載如下:
爲大學生創客追夢“築巢”
——許昌學院創新創業教育事情側記
■本报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钟伟平
“15萬年薪+期權(10萬)+項目獎金,約嗎?”許昌學院學生創業團隊“哎喲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平台上打出“亮眼”的招聘廣告,一時轟動校園。
“哎喲嗨”由郭玉靜等12名大二學生以微信公衆平台賣水果起家,短短一年時間從簡單的微信賣水果公衆平台,發展爲注冊資金100萬元,涉及微信技術開發等多領域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哎喲嗨”所在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是許昌學院繼2012年建设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後又一創新創業“孵化器”。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大樓裏,與“哎喲嗨”類似的大學生創業團隊還有65家,加上創業園的30多家,許昌學院目前已有創業團隊近100家。
“零成本”入駐再加啓動資金
在許昌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衆多懷揣創業夢的大學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創客不僅可以“零成本”入駐,學校還給每個創業團隊啓動資金,並提供执法、貸款等服務指導,這給衆多立志創業的學生打了“強心針”。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308室“鈞雅堂”陶藝事情室,學生們正忙著設計制作客戶私人訂制的鈞瓷工藝品,指導教師王靜說:“用于制作的設備都是學校爲學生添置的,學校的鈞窯實訓工廠也可隨時供學生使用”。
“我們正在研發一項新産品——模型沙盤,我們的辦公桌椅、電腦等都是學校配的,還給了我們3000元啓動資金。”美術學院大四學生胡遠靜向記者介紹其創業基地“支點事情室”的情況。
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共6層、8300平方米,融校企聯合研發、技術推廣、信息交流、項目孵化和學生實習實訓爲一體,設有研發中心、信息中心、治理服務中心,已有66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通過申請、答辯入駐,涉及電子商務、工程設計、高新技術研發等多個領域,其中20余家創業團隊在許昌市工商、稅務部門注冊,成爲實體企業。
“金字塔”模式助力創業夢
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只是許昌學院打造的“創業夢工廠”的衆多平台之一,該校近年來爲在校生建设了以創新創業中心、創新創業園、創新創業基地差异層次的“金字塔”式創新創業模式。
“如果說創新創業中心是金字塔的‘塔尖’、園區是‘過渡’層,基地則成爲牢固的底座與基本。學校實行實驗室、基地‘雙挂牌’、‘雙運行’,層級化實訓爲孵化學生創業夢提供了‘雙保障’。”許昌學院學生處處長、創新創業學院院長陳彪說。
創新創業園目前有32家創業團隊,園區的主要功效是對學生進行經營性項目實習實訓和創業項目的开端孵化。跨境電商外貿事情室目前是創新創業中心的一個創業項目,與他們一樣剛從創新創業園經過开端孵化“升級”入駐創新創業中心的團隊有11家。“我們的月銷售額基本保持在2000美元左右,利潤率能達到10%~20%,這離不開在園區的積澱。”跨境電商外貿事情室負責人之一、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李國超自豪地說。
在許昌學院,師生們每天都可以享用自制的面包、啤酒、瓶裝純淨水,而這些都來自于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書香坊”創新創業基地。該基地是在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相關實訓室的基礎上建设的,主要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的基礎性研發,俨然成了學生的“第二課堂”。
目前,許昌學院已依托各教學院(部)的實驗室、實訓室建设了42個創新創業基地,並撥付專項資金對基地和創新創業項目進行資助。
用心培育敢于創新的“創客”群體
許昌學院2013年建设大學生創新創業事情領導小組,2015年初建设了創新創業學院。
“學校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爲目標,通過深化教學革新、廣泛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鼎力大举建設創新創業基地、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與服務等,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陳彪說。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四楼的“多奥创客研发基地”,创客宋航航和他的团队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扶持下正在研发“智能物流柜”,技术层面已经解决,正在整体设计,前景辽阔……
2014年6月,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中,由許昌學院郭玉静等学生组成的微先锋团队的参赛作品“幸福鲜果坊”划分获得河南赛区特等奖、全国赛区一等奖及最佳创业奖。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事情的迫切要求,也是許昌學院转型生长的重点事情。学校将积极为学生创新创业运动铺路搭台,以创新创业运动发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許昌學院党委书记说。
新聞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11/24/content_44549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