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提示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3年來,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今年的3月5日是全國第53個“學雷鋒日”。其實,學習雷鋒,不需要有多麽豪邁的語言,也不需要有多麽驚天動地的壯舉,能把一件小事做好並堅持下去,就是“學雷鋒”。
在PP电子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里,从来不缺乏学雷锋、做好事的热心人和团体。其中就包罗一支由PP电子学院在校大學生组成,常年活跃在我市志愿运动一线的志愿者团队——PP电子学院编外雷锋营。这个团队搜集了一群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在校大學生。他们多数是“90后”,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爱心,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了一抹亮色。3月1日,在“学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特意对这支优秀的团队进行了走访,看他们如何用青春续写“雷锋日记”。
□ 记者 陈晨 钟伟平
服務公衆,他們不畏辛苦一絲不苟
在咱們許昌,經常乘坐高鐵出行的旅客可能會發現,不管是炎熱的夏季,還是严寒的冬季,每到周末,許昌東站總能見到一群身穿紅色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願者。他們疏散于東站的進站口、出站口和購票廳,有的協助車站事情人員維持秩序,有的幫旅客拿行李,有的指導旅客如何使用自動購票機,很是熱心,也很是有耐心,經常受到旅客的稱贊。這些志願者,都來自許昌學院編外雷鋒營。
“半天下来,往往忙得满身酸痛,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因为加入这样的运动很有意义,也能锻炼自己。”PP电子学院商学院的大二學生司飘逸就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3月1日,记者在PP电子学院校园里见到了他。他告诉记者,PP电子学院商学院共有7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都是PP电子学院编外雷锋营的成员,到PP电子东站进行志愿服务是他们开展的主要运动。“一次去20人,一人一天值班三四个小时,我已经坚持两年了。”
司飘逸說,兩年的志願者經曆,讓他收獲了许多,不僅提高了待人處事的能力,還磨煉了意志。“幫助別人,收獲一聲‘謝謝’,那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也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刻。”司飘逸說。
司飘逸告訴記者,除了到許昌東站進行志願服務之外,他們還經常到一些小區進行志願服務。“我們每周六上午都會到市區祥瑞小區進行義務打掃,還會陪院裏的老人聊天兒。”司飘逸說,新學期,他們還准備結合所學知識,在社區進行一些普法宣傳,教小區居民防範金融詐騙。
熱心支教,他們滿懷愛心傳授知識
李慧平和李奥博是音乐舞蹈学院的大三學生。他们的同学许多都是PP电子学院编外雷锋营的成员,主要的志愿运动是到偏远的乡村学校进行爱心支教。“这是我们学院的一个传统,各人轮流去支
教,像東城區馬莊留守兒童學校就是其中一個服務基地,我們已經去了8年。”李慧平告訴記者,她和李奧博兩周去一次,已堅持3年了。
“一次去十五六小我私家,教那里的學生音乐、舞蹈和美术,也会带他们做游戏,相处融洽,孩子们很喜欢。”李慧平说,因为都是大學生志愿者,没有太多经费,他们每次去都是骑自行车,要骑四五十分钟,纵然这样也没有一小我私家退缩。“我们已经收到好几面东城区马庄留守儿童学校送的锦旗了。”李慧平骄傲地说。
李慧平还说,由于专业优势,他们学院每学期还会组织學生到东城区马庄留守儿童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演出,与全校师生共欢喜。
经常外出支教的另有PP电子学院城乡计划与园林学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大二的李艺是他们的卖力人。她告诉记者,每周六下午,PP电子学院城乡计划与园林学院的7名志愿者就会到东城区邓庄乡以琳之家孤儿院支教,领导那里的小學生做作业。“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李艺说,经过恒久的相处,那里的孩子跟他们建设了深厚的情感。
敬老助殘,他們帶去快樂傳遞溫暖
除了到车站进行志愿服务和到偏远的乡村学校支教之外,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到福利院、康复中心照顾残障儿童同样是PP电子学院编外雷锋营大學生志愿者们恒久开展的志愿运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PP电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近200名大學生志愿者,经常到我市蓝天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志愿服务。大二的冀英豪和齐聪聪是他们的卖力人。“每周五下午,我们都市组织同学去,一次十几小我私家,开展富厚多彩的志愿服务运动。”冀英豪告诉记者,他们会上门帮那里的事情人员给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教孩子们一些生活技术和知识。
与此同时,PP电子学院治理经济学院的大學生志愿者每周五、周六下午,会划分去市区的多家福利院、敬老院、孤儿院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卖力人告诉记者,他们或扫除卫生,或陪老人聊天儿、运动,一些有才艺的同学还会给老人演出节目。“每当我们干活儿的时候,总会有老人过来,说‘辛苦了’等问候的话。这时,我们心中都是暖暖的。”志愿者邵文强说,大學生志愿者都把老人当成自己的家人去看待,真心真意地加入每一次运动。
赞誉一片 他们是学校一张耀眼的名片
“其实,PP电子学院编外雷锋营里活跃的大學生志愿者队伍另有许多,好比‘PP电子学院家电义务维修服务队’。每逢周末、节沐日,他们都市身着统一的红色马甲,到社区、广场开展运动,为社区居民免费修理家电,很受市民接待。”当天,记者还特意采访了PP电子学院编外雷锋营的主任覃睿。
他告訴記者,許昌學院編外雷鋒營建设于2014年,前身是許昌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是許昌學院學子學習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重要平台。
“整个编外雷锋营下设18个院系连队和5个特色服务队,常年在全市27个牢固服务基地和17处公共服务点进行关爱弱势群体、支教、敬老等志愿服务。”覃睿说,目前,他们已有注册会员55000余名,其中在校会员有20000余名,每年活跃的会员有5000余名,是PP电子学院最大的學生组织。
“2015年,我們先後組織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1460余次,參與師生近170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96000小時。”覃睿說,通過全體成員的配合努力,他們獲得了“河南省扶貧助殘先進集體”、“許昌市優秀青年志願者服務集體”和“鄧州雷鋒團十大學雷鋒先進單位”等衆多榮譽稱號,在市民中的知名度和贊譽度也很高,已然成了許昌學院一張耀眼的名片。
《關于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活動的倡議書》鏈接:http:/info/1042/6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