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落實好《关于切实增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事情的意见》要求,我校积极落实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學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增强新时代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現對我校2019年度藝術教育發展事情總結如下:
一、上下聯動全面育人的藝術教育事情局面基本形成
学校现已形成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教务、学工、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等联动配合的组织架构和事情机制。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學生运动等事情中。打造开放式美育校园,建设室外艺术宣传版画、工笔画美术教室走廊,设置富厚的艺术课程,积极开展以社团爲中心的艺术实践运动,营造个良好的、浓郁的艺术教育气氛,包罗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等以學生主体的艺术运动,平均每学年举行10项以上校级大型运动。如大合唱角逐、校园赞美新星大赛、大學生艺术团专场演出、新年音乐会、各学院迎新文艺晚会等。借助学校艺术专业优势,每年举行师生艺术作品展出不少于5场,并不定期组织师生加入PP电子市艺术作家的种种作品展。让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体验美。
利用校园广播站平台,请校内教師或专业播音员对校园播音员和记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着力打造校内艺术类精品栏目建设,先后推出了美文欣赏、名乐赏析等几大精品栏目,每日定时播放,有效的扩大了艺术教育的规模和功效、活跃了艺术教育气氛,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二、搭建了多元化藝術課程體系,豐富藝術教育內涵
在传统艺术类选修课程建设基础上,学校购置尔雅、智慧树等课程平台的艺术类网络慕课,形成线上线下向结合课程体系,爲學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课程,聆听和感受各人的风范,体悟艺术之美。学校建设了专业辅助选修,线上、线下结合的艺术课程建设模式,力争开足能够满足學生需要的艺术课程。目前已开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书法鉴赏》《宝石鉴赏》《戏剧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艺术与审美》《硬笔书法》《版画》《漆画》《剪纸》等10余门公共艺术任意选修课程,學生年均选课6000余人。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建设工笔画、油画、光与影等艺术类实践性大學生事情室,让學生有时机亲身加入艺术实践运动。利用设置有艺术类专业的优势,每学期开展多场差异气势派头的學生作品展,勉励非艺术专业學生旅行。艺术类课程《包装设计》获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课程。
三、打造了切合學校實際的藝術教育事情品牌
学校现有的大學生艺术节已举办近10余年,每年均举行文艺汇演、书画角逐、迎新文艺晚会、新年团拜会等艺术类运动10余项。艺术节的设计和运动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通过种种艺术运动培养了學生康健的审美看法和审美情趣。
以音乐教育专业學生爲主干,在广泛吸纳非艺术专业學生基础上,学校建设大學生艺术团,设有合唱队、民乐队、管乐队、舞蹈队、演出队等多个团队。其中,河南省教育系统庆祝新中国建设70周年系列美育运动评奖中,我校的教師合唱团和學生合唱团在“赞美祖国 出彩河南”合唱角逐中双双荣获教師组和大學生组的一等奖,我校的卢晓红、李岩、艾青、代礼胜、刘璐、董梦伟等老师和同学在“翰墨绘盛世 丹青颂祖国”书画摄影作品评选中获得一二三等奖24个,我校同时被授予运动“优秀组织奖”。
四、常抓不懈積極落實保障機制
學校認真執行國家制定的配置標准,鼎力大举加強場館建設,充实發揮場館等設備設施的功效,滿足藝術教育教學和大型藝術活動需求。目前,學校籌資建設的大學生文化艺术运动中心、吴道子美术馆、钧瓷文化艺术馆、音乐厅、播音與主持專業實驗室、攝影棚、演播廳等,爲全校师生开展艺术运动提供方便。在经费保障方面,学校从教学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學生社团建设专项经费、學生艺术团专项经费等方面对艺术教育提供经费支持,有力保障了艺术教育生长的基本需求。
总之,艺术教育事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2019年,在学校师生配合努力下,艺术教育事情取得了新的结果。我校围绕着富厚课外艺术运动,积极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情况,基本形成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气氛,學生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我校将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更进一步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學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使命感,爲大學生艺术教育事情的生长做出新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