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纲要,在省体卫艺处的体贴、支持和各兄弟院校的指导、资助下,在校党委、校行政的一贯支持和重视下,我校以《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生长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事情基本要求》(教体卫艺〔2014〕745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艺术教育为支撑,以文化艺术社团建设为发动,课内、外文化艺术运动协调生长”的原则,在增强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富厚多彩的校内外文化艺术运动,积极组织、推进艺术教育的生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健全藝術教育治理機制
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公共藝術教育事情,實行公共藝術教育教學事情黨政一把手負責制,明確黨政一把手爲公共藝術教育事情主要責任人。根據事情需要,2017年重新調整藝術教育委員會成員,趙繼紅院長一直親自擔任校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黨委會、校長辦公會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公共藝術教育教學事情彙報,及時掌握公共藝術教育事情中的新情況,理清公共藝術教育事情思路,提出加強公共藝術教育事情的措施。2017年3月建设通識教育中心,負責公共藝術教育常規事情開展,加強對公共藝術教育教學事情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及時解決公共藝術教育教學事情的困難和問題。
二、加強藝術課程建設
凭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事情基本要求》,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了调整和规范。按教育部要求,学校已开设了《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影视鉴赏》等主干课程。另外,我校勉励老师积极申报开设“艺术审美与鉴赏”类校本通识选修课程。凭据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學生需求,2017年为全校學生开设了近20门艺术类选修课。艺术课程的建设与拓展,提高了學生的艺术文化素质和审美意识,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接待和高度赞扬。
三、完善艺术教師配备
我校現有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繪畫、美術學、藝術設計、音樂學、舞蹈學7個本科藝術類專業,承擔了全校藝術課程的教學事情。現共有藝術類教職工130余人,副教授及以上職稱32人人,博士8人,碩士104人。2017年我校聘請了一批國內外高水平學者和藝術家、設計家擔任兼職教授。學院十分注重人才質量,致力于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的應用性、創新型藝術精英人才。
四、打造藝術創作精品
学校制定了有利于促进艺术专业教師进行艺术创作的激励性政策,勉励教師充实发挥艺术创作对本科教学和文化艺术运动的辐射、刊行动用,充实调动了艺术专业教師开展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发生了一批加入种种高端文化艺术赛事运动的精品。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學生艺术展演运动,我校3人获得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经典照亮人生诵读角逐,我校获得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我校學生拍摄的微影戏《平凡世界》参展第十三届全王法治动漫微影戏作品展获三等奖;2017年3月,我校學生马伟刚拍摄的微影戏入围第六届中国国际微影戏节,并应邀加入颁奖仪式;我校加入全国多个单项美展、全省美展中泛起PP电子学院师生大量入选获奖情况,被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评价为“PP电子学院现象”;我校加入中国·洛阳(国际)创意工业展览会暨第四届“三彩杯”创意设计大赛,获得3银7铜的佳绩;我校设计类艺术参赛全年获得国家级奖4项、省级奖7项、厅级奖11项;我校加入河南省第五届大學生艺术展演,原创音乐剧《云上学堂》、原创话剧《隔墙有眼》等节目乐成晋级决赛。艺术创新让艺术作品更有活力,也是艺术不停生长的动力和源泉。打造艺术创作精品,勉励艺术创新,有利于富厚师生的文化综合素养。
五、開展課外藝術活動,營造校園文化藝術環境
1.加強文化藝術社團建設
艺术社团是开展文化艺术运动、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以校团委为依托,严格凭据《PP电子学院社团联合会章程》要求建设了曲艺、影视、摄影、绘画、书法等艺术类學生社团。为使艺术社团向着高条理、高格调、高品位的偏向生长,2017年学校对各社团的加入人数、运动方式、组织结构和运动规范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重点治理“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的社团运动,并对社团运动主题严格把关,确保文化艺术运动内容积极康健。为富厚大學生课余生活,提高峻學生通识素养,美术学院于2017年新建设“第五元素cos社”“素色彩绘”等艺术社团。通过对艺术社团的建设,有效地整合了校园文化艺术资源,为开展文化艺术运动搭建了有效平台。
2.开展校内运动,提升學生的综合文化艺术素养
2017年以来,我校开展校内艺术运动70余项,加入人数达6万余人。举办了“钢琴结业音乐会”专场汇报演出20余场,艺术作品汇报演出、校园主持人大赛、实习作品展演、“经典照亮人生”诵读角逐、“2017新春团拜会”以及“2017雅致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大型演出运动20余场。场场运动都获得宽大师生的互动和喜爱。音乐舞蹈学院民间舞蹈诗剧《农历》、文学与传媒学院话剧《当归》等节目的演出深受师生们的追捧。每年例行的迎新晚会、国庆晚会、端阳诗会、中秋诗会等全校性文艺运动,其中的演出节目全部由學生自编自演。通过校内文化艺术运动,不仅培养了學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审美情趣,增强了學生文化艺术修养。
3.進行校外實踐,發揮文化藝術的社會服務功效
在开展校内文化艺术运动的同时,我校也注重将文化艺术运动与大學生的社会实践运动相结合,在校外开展多样化的康健、有益的文化艺术服务实践运动。2017年以来,我校组织校外实践艺术运动30余项。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与PP电子共青团市委相助拍摄PP电子都市宣传片《PP电子时光》、与数学与统计学院、新质料与能源学院相助拍摄科普片《微积分影像化》《纳米世界》;美术学院师生应邀赴襄城县加入“柿意襄城”文化旅游节、应邀对禹州市扒村瓷“瓷上水墨”創作進行實地考察調研、與許昌市旅遊局和河南九三學社許昌支社配合主辦許昌第十一屆三國文化旅遊周“颍川情”美術作品展;音樂舞蹈學院組織師生開展“馬莊小學志願服務活動”“愛星志願服務活動”等。
校外文化艺术实践运动的开展,不仅使文化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學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使命感,而且也发挥了文化艺术的社会服务功效,扩大了我校的社会影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落實保障機制
學校認真執行國家制定的配置標准,鼎力大举加強場館建設,充实發揮場館等設備設施的功效,滿足藝術教育教學和大型藝術活動需求。目前,學校籌資建設的大學生文化艺术运动中心、吴道子美术馆、钧瓷文化艺术馆和音乐厅等,为全校师生开展艺术运动提供方便。2017年文科综合楼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实验室、摄影棚、演播厅已正式投入使用。在经费保障方面,学校从教学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學生社团建设专项经费、學生艺术团专项经费等方面对艺术教育提供经费支持,有力保障了艺术教育生长的基本需求。
总之,艺术教育事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2017年,在学校师生配合努力下,艺术教育事情取得了新的结果。我校围绕着富厚课外艺术运动,积极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情况,基本形成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气氛,學生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我们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扶摇直上,更进一步,为大學生艺术教育事情的生长做出新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