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中新网河南新闻】博物馆日邂逅助残日 农博馆迎来“特殊”客人

作者:袁欢 郑晓寒來源:中新网河南新闻 2014-05-19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4-05-20

中新河南網許昌519日電   517日下午,坐落在許昌學院的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他們是來自許昌市特殊教育學校的41名聋哑儿童。在手语老师、博物馆解说员和志愿者的陪同下,聋哑學生相继旅行了农博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等十六个专题展厅以及正在举办的中原农耕往昔风貌(老照片)展览。

                                             旅行现场

当走进博物馆展厅,这些恒久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品,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流露出惊奇与热爱。在旅行的历程中,每当博物馆解说员解说完一个展品后,都市有一段时间的静默,这是手语老师正在把解说员讲过的内容通过手语表达给孩子们。虽然孩子们无法亲耳听到解说,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热情。看着摆放在展厅中的旧石碾、纺花车、竹编大簸箩、二十四节气图等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农耕物件,孩子们用手语兴奋地交流着,感知着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特殊学校的赵丽锋老师对记者说:“ 很是谢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能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旅行条件和优秀的解说,虽然孩子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古老的农耕文化,但今天的旅行运动一定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看到了我们的祖辈是怎样生活的,也会更好地融入当下时代的生活。”

許昌學院原正校級調研員、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名譽館長汪慶華書記告訴記者:“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以“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爲主題,我們農博館相應提出了“農博拓展育人渠道、藏品架起溝通橋梁”的口號,就是希望通過博物館這個橋梁,讓各人相互聯系在一起。今年的博物館日恰好和第24個全國助殘日趕在了一起,所以我們特地邀請這些孩子們來博物館,讓他們也能夠親自感受到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希望我們這種方式能夠給這些生活在無聲世界裏的孩子帶來社會的溫暖。”據了解,坐落在許昌學院的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作爲我省首家以中原農耕文化爲主題的博物館,開館以來,受到了社會較廣泛的關注和參觀者歡迎,至今參觀人數超過28000人。农博馆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P电子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基地等。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农博馆特别推出“中原农耕往昔风貌(老照片)展览”,吸引了许多在校學生和市民前来旅行。(袁欢郑晓寒)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