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許昌日報】頭條:許昌學院———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的華麗嬗變

    作者:趙霁虹  來源:《許昌日報》2014年12月26日頭版 編輯:鍾偉平 浏覽量: 日期:2015-01-12

    [焦点提示]

     

      這是一所地方性高校主動出擊、務實轉型的乐成探索。2002年,从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揭开了学校曆史生长的新篇章; 2012年,許昌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事情及格評估; 2013年,許昌學院成爲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首批試點單位;201312月,許昌市人民政府與許昌學院簽訂戰略相助協議;201411月,許昌市委再次專題研究支持許昌學院發展,一系列支持政策助推許昌學院轉型;2014 1112日,副省長徐濟超在許昌學院調研時稱贊許昌學院轉型發展很是乐成,是全省師範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典型。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國運興衰,系于教育。這所長期以師範教育爲主、舉辦本科教育僅僅12年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許昌市委、市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持下,根植許昌当地、融入特色行業、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應用實踐,在新的曆史發展時期,逐漸從全國1999年以後升本的600多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同質化教育、競爭力有限的尴尬局面中走出,實現了向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發展的華麗嬗變。  

     

     

     

       201415日,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新年之後第一次來到許昌學院,對許昌學院的轉型事情進行調研。    

     

       20141112日,徐濟超副省長再次來到許昌學院。  

     

      一條整潔的门路向前延伸著,徐濟超副省長再次踏上了這條路。  

     

      相同的路徑,這次卻是差异的“景致”。徐濟超副省長察看了正在建設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樓、工程研發實驗中心大樓。他走過了電氣(機電)工程學院的3D打印实验室,寓目了城乡计划与园林学院研发的低空遥感无人机航行,驻足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學院的紫薯深加工产物前,仔细端详着瑞贝卡学院展厅的发制品……他在这里看到了最美的“景致”,看到了PP电子学院转型乐成的曙光。他激动地说:“PP电子学院做了两个典型、两种示范:一个是原来的师范院校,怎么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另一個是新建普通本科高校,怎麽轉型成爲應用技術大學。”  

     

      轉型:在探索中堅定前行  

     

       2012年,許昌學院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事情及格評估。十年的努力,終于获得了認可。這十年來,許昌學院在發展中求變,也在求變中實現著更大的發展。但教學事情及格評估通過之後,許昌學院校領導卻沒有感应絲毫輕松。  

     

       1999年以後,全國600余所專科院校先後完成了“專升本”,升格爲本科院校。但國家政策的不明確、辦學經驗的不足,使這類地方本科院校一直照搬著老本科院校的路子,不僅造成了教育的同質化,更陷入了培養的學生社會不需要、社會需要的學生卻不能培養的尴尬境地。在這樣的尴尬中,要麽坐以求穩,逐漸陷入困頓;要麽積極求變,尋找突圍。許昌學院選擇了後者。升本伊始,許昌學院就已經開始探索對傳統師範類專業的應用性革新。2006年,許昌學院召開中層幹部研討會,在“建設富有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目標上達成了共識,開始了一場找尋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突圍。2010年的“十二五規劃”研討會、2011年的“服務地方發展”研討會之後,許昌學院在逐步的探索過程中,確立了服務地方的辦學思路,並開始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等具體內容上改變和突破。  

     

       2012年,許昌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事情及格評估,这标志着该校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但学校今后该向那边生长、怎样生长的问题,再次摆在了校领导的面前。  

     

      “從實際考量,地方本科院校肯定面臨轉型問題,在整個國家都在轉型發展的大環境下,高校作爲知識積累、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高地,自身的發展路徑也迫切需要調整。”該校負責人認爲,經濟轉型升級、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和學校未來發展三個方面的需要促使高校必須思考轉型問題。在他看來,許昌學院的一步步探索與嘗試,與教育部、教育廳關于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思路的高度契合,正說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深化轉型發展對許昌學院來說既是理性抉擇,也是現實要求。  

     

      但這次轉型卻是一次從未進行過的遠征,不僅需要膽略和勇氣,更需要理性與智慧。  

     

      轉型,是一種深層次的變革,如果之前的探索是一種助跑,那麽轉型就是助跑之後的跳躍。跳躍是否乐成、是否完美,雖定格于一瞬間,卻早已經了然于胸。對于許昌學院的轉型來說,了然于胸的掌握即是一個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  

     

      不斷地調研、不斷地探討、不斷地學習,許昌學院領導班子在思想認識上達成共識,充实認識到了高校服務地方的重要性,找到了轉型發展的偏向、路徑、要领,那就是要努力把許昌學院建設成爲一個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大學。服務于許昌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則是許昌學院轉型的基础立足點。  

     

      許昌學院黨委書記王清義充实認識到了地方本科院校與地方之間的密切關系。他認爲,作爲地方性本科院校,服務地方是轉型的立足點,获得地方支持是轉型乐成的關鍵。  

     

    2013年,PP电子学院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干部研讨班,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的辦學定位。这也为PP电子学院入选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生长首批试点单元扫清了思想看法上的障碍。  

     

      轉型能否乐成,關鍵在頂層設計。王清義書記告訴記者:“這次轉型,是許昌學院一次大的變革,同時也是一次良好的發展機遇。因此在轉型中,我們堅持了‘三個堅定不移’。那就是堅定不移地融入地方辦學,突出學校辦學的‘地方性’;堅定不移地走‘政産學研用’結合之路,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突出學校辦學的‘應用型’;堅定不移地推進開放辦學,不斷增強辦學活力,突出學校辦學的‘服務性’。在這個大的框架下,以是否切合高等院校的發展規律,是否切合許昌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掌握著學校轉型的發展偏向。”  

     

      王清義說,在轉型發展上,有些學校因爲缺乏學科建設的支撐,走向了純粹技术培養、崗位培養的誤區。徐濟超副省長在許昌學院調研時提出,許昌學院要建设“立地頂天”的學科專業,立地就是要接地氣,掌握應用技術,融入地方,服務地方,還要頂天,就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發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徐濟超副省長希望,通過省市配合努力,把許昌學院打造玉成省師範院校轉型和新建本科高校轉型成爲應用技術大學的示範、典型。  

     

      從確立爲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試點單位開始,許昌學院穩步向建設一所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大學邁進。  

     

      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科研創新、人才培養,一切都凭据頂層設計藍圖,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場巨大的變革正在進行……  

     

    發展:在助推中乘風而行  

     

      許昌學院的轉型發展和許昌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幾乎遙相呼應。當許昌學院確立“地方性、應用型、服務性”的辦學偏向時,正是許昌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五型許昌”的目標之際。高校富足的人才儲備、知識儲備和“智慧許昌”、“創新許昌”等的建設,只差最後一公裏,只需一條轉型的紐帶。  

     

      許昌學院轉型發展的思路一經確定,立即获得了許昌市委市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持。  

     

       2013 12 5 日,許昌市人民政府隆重召開支持許昌學院建設應用科技大學動員大會,這成爲許昌市委市政府助推許昌學院轉型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成爲許昌學院融入地方辦學的一個裏程碑。市委書記王樹山出席會議並講話。他体现:許昌市委市政府今後將越发重視、關心和支持許昌學院各項事業的發展,要爲許昌學院的發展提供更爲寬松的政策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使許昌學院的各項事業获得又好又快地發展。  

     

      在這次大會上,許昌學院和許昌市政府簽訂了戰略相助協議。十年內,市政府將投入2億元資金支持許昌學院的建設和發展。許昌市委市政府不僅在政策、資金、資源等方面,給予許昌學院鼎力大举支持,更展示了一種支持的態度,形成一種支持的氛圍。在這次大會上,許昌學院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實質性结果。許昌學院與相關企業多層次、高規格、深度融合的校企相助順利開展。許昌學院與長葛市人民政府、鄢陵縣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簽訂了校地相助協議,許昌學院與中原電氣谷産業集聚區以及許繼集團、雙彙集團、瑞貝卡集團、黃河旋風、衆品食業等30余家地方大型企業簽訂了産學研相助協議。這些協議的簽訂,推動著許昌學院以産學研相助爲基礎,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奮力前進。  

     

      在这次聚会会议上,PP电子学院与PP电子市发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瑞贝卡联合建设了瑞贝卡学院,开始了行业学院的新实验。瑞贝卡学院的建设不仅是PP电子学院的转型生长迈出的坚实一步,更搭建了发制品行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平台,是全国发制品行业第一所校企相助辦學的行业学院。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的结合进一步向纵深和横向拓展,构建面向发制品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以相助教育为抓手,实现为发制品行业整个工业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战略目标。  

     

      在這次會議上,作爲戰略相助協議的重要內容之一,還開啓了校地人才共建的“雙百工程”。其主要內容是:在五年時間內,許昌學院分批派選100名中層幹部、高層次科研人員到許昌市轄區內企業、事業單位挂職鍛煉,培育“雙師型”師資隊伍,搭建校地相助、校企相助橋梁,加速科研结果轉化。同時,許昌市委、市政府從地方企業、事業單位分批選派100名熱愛教育事業、具有相應專業配景和專業水平的高層次科研人員、治理人員,到許昌學院兼任教授,參與對口專業的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建設、研發平台建設等事情,革新人才培養模式。  

     

      當天,許昌學院20名教授和博士便開始到企業挂職鍛煉,當年年底,企事業單位27位高管專家走上了許昌學院的講壇。這一工程的啓動,無疑對許昌學院轉型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大學,在師資培養上給予了的極大支持,是其他培訓無法替代的。  

     

      大會之後不久,許昌市政府支持許昌學院整合許昌醫學教育資源,挂牌建设了醫學院,首批兩個專業已經招生,學科專業進一步拓展。在政府的協調下,許昌市中心醫院、許昌市人民醫院、許昌市立醫院等三所三級綜合性醫院,即將挂牌許昌學院附屬醫院。

     

    20144月,由教育部支持、全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主辦的首屆産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在駐馬店舉辦。許昌市委書記王樹山,許昌學院黨委書記王清義配合參加,對話校地相助。12月初,該校負責人又應邀在産教融合國際論壇2014年秋季論壇上就校地校企相助作專題發言。成爲地方政府支持高校轉型發展的一段佳話。  

     

       2014年,先後有十余個省份的40多所高校到許昌學院考察學習,吉林省還專門組織由十余所高校的書記校長參加的考察團到許昌學院參觀考察。許昌市政府對許昌學院的支持力度讓他們羨慕不已,他們都認爲許昌市是地方政府支持地方院校的典範。

       让他们更“眼馋”的支持政策已经出台。

    20141121日,許昌市委召開常委會,再次專題研究支持許昌學院建設發展,從多個方面給予許昌學院重點支持。支持許昌學院圍繞許昌市主導産業、特色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建設協同創新平台;支持許昌學院與許昌市重點企業行業相助,建設電梯學院、汽車學院、路橋學院、鈞瓷學院等行業學院,制定稅收減免政策,支持企業參與許昌學院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學生實習實訓等;支持許昌學院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和科技孵化園,支持許昌學院在許昌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建設大學科技園區,鼓勵師生創新創業,鼓勵科技结果轉移和産業化。對許昌學院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相關稅費;設立教育發展聯盟專項資金,建设由市政府主導,許昌學院牽頭,區域內高等職業院校、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機構、相關行業參與的教育發展聯盟,構建區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支持許昌學院通過融合、聯合、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整合許昌市優質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等等。未來五年,許昌市政府將再投入1.3億元資金支持許昌學院轉型發展。  

     

      許昌市委、市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持,爲許昌學院向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大學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廣闊的空間,也爲許昌學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爲地方提供智力支持,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一個突圍的路徑已經找到……  

     

    化蝶:在破繭中華麗嬗變  

     

      深層轉型,對許昌學院來說,是一次破繭化蝶的過程。破繭的過程是痛苦的,化蝶之後卻是美妙的。在前期多方面、多層次探索的基礎上,許昌學院校領導班子統一思想、理性思考、厘清思路,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許昌學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了學校轉型發展的總體目標:通過五至十年的努力,構建起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爲任務,與區域重點産業、主導産業、特色産業和區域文化高度融合,具有明顯優勢和鮮明特色的應用型專業體系,把學校建設成爲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政産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先進技術積累轉移基地和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聯合體,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實施意見》不僅在宏觀上,明確了學校發展的偏向和定位,也在操作層面,爲學校的轉型發展做出了路徑選擇,提供了政策和制度的保證,同時爲全校教職員工解疑釋惑,取消了他們內心的疑慮。  

     

      從被列入試點單位到今天,僅僅一年多時間,許昌學院轉型法式已經遠遠走在了全省試點院校的前面。  

     

      許昌學院各院系圍繞地方行業、産業發展,從學科到專業,做出了大幅度的調整。形成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框架結構。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電氣(機電)工程學院、新质料與能源學院……這些脫胎于許昌學院原師範類專業的全新學院,是許昌學院掌握地方需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的深度嘗試。  

     

      在信息工程學院,緊扣許昌市信息技術産業發展脈搏,跟蹤行業需求推進專業革新提升,促進專業交织融合,專業群开端構建。在計算科學與技術這一傳統專業的基礎上,圍繞信息産業拓展專業,相繼開設了數字媒體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等專業。  

     

      在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宁静等專業,將專業課程調整爲工程性質,應用性內容增加,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質量檢驗等課程深度融合,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培養在教學比重中達到30%,引導學生融入行業,爲許昌乃至整個河南食品行業的發展輸送高質量應用技術人才。  

     

      同時,許昌學院圍繞許昌市主導産業、特色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目前正在打造超硬质料、發制品、智能電網等9個協同創新中心;緊緊圍繞許昌及周邊區域能源電力、裝備制造、超硬质料等優勢産業的發展需求,許昌學院重點發展電氣工程、機械工程、信息工程、质料工程等應用性理工類專業,开端形成了“理工爲主、多科協調,緊貼地方、特色突顯”的專業發展花样。  

     

      對于理工科學院來說,轉型發展,無論在觀念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會容易些。但許昌學院人文學科同樣不甘落後,從院系到教師,都在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進行著各種嘗試。許昌學院建设的中原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不僅積極參與“三農問題研究,參與省級協同創新中心項目研究,其研究结果還爲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據。而與其“一古一今、一體兩翼”星輝相應的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不僅傳承著中原農耕文明,也作爲中原農耕文明的活的標本,成爲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音樂舞蹈學院,相繼開設了《區域音樂曆史與文化》、《中原民間舞蹈概論》等獨具特色的課程,“銅器舞”、“蓮花燈”等民間舞蹈藝人也被邀請走上講台,一批瀕臨滅絕的民間舞蹈藝術資料得以保留。他們還立足許昌三國文化資源,完成了大型音樂舞蹈作品《魏武揮鞭》,目前已成爲許昌市的一個文化窗口。  

     

      在文學與傳媒學院,青年老師帶領學生拍攝的三國文化宣傳片,對三國文化資源進行了搶救性整理,以他們的方式服務著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融入地方經濟,立足應用研究,使教師開闊了視野,院系拓展了思路。圍繞具有許昌特色的鈞瓷行業,美術學院,在産品設計專業設立了陶瓷偏向;新质料與能源學院,在质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對添加納米质料的鈞瓷釉料進行研究;許昌學院學報則開辟了鈞瓷文化藝術專欄。院系之間相互相助,盤活資源,不僅增強了科研能力,也提升了服務水平。他們和鈞瓷知名企業大宋官窯多方位相助,還乐成申報了兩個省級産學研項目。立足于許昌特色文化産業,許昌學院在藝術、科研、文化等方面,打造了一場高品質的鈞瓷文化盛宴。  

     

      如果说一年前,转型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人们还被一些问题困扰着,那么今天,似乎一夜东风,梨花满树,彩蝶飞翔。先行者引领着人们,转型结果鼓舞着人们,政策支持勉励着人们……转型,已经深植于PP电子学院人内心深处。作为“双百工程”的首批挂职博士,经历了一年的地方下层锻炼,他们对学校转型生长有着更切身的体会和感悟。食品与生物工程學院的刘海英博士告诉记者,已往自己是从大学到大学,从来没有到过食品加工的生产一线。在课堂上教学的知识都来自课本,很前沿,但与行业生产实际明显脱节。这一年的挂职锻炼,不仅对这一行业有了很是全面真实的了解,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更为重要的是科研真正接了地气。她说,在生产实践中,她还找到了许多科研点,如今已经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给学生组织了科研小组。她相信,通过这种形式的教与学,一定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的。而文学与传媒学院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黄杰也同样对转型很是憧憬。他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快要建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我都想,如果没有校领导的高瞻远瞩,会有今天这么好的状态吗?我們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學校,我們是地方本科院校,這是事實。我們的學生學曆不如別人,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只要這樣,我們一樣可以和他們PK。”  

     

      而不少地方企業的高管,同樣對許昌學院的轉型發展充滿期待。“雙百工程”的重要一員,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裕昌告訴記者:“我爲許昌學院的轉型拍手叫好。”他說: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高校爲当地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應用技術型人才尤爲重要。許昌學院的轉型,完全切合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作爲許昌學院的特聘教授,自己做得很有限。希望下一步在協同創新平台搭建方面,在超硬质料研究方面,在辦學實踐、學生培養、課程配置等方面,都能做得更多更好。他還希望,學校和企業雙向交流的規模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如果沒有深入到許昌學院,你就不會深入了解轉型對他們的意義,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對個人;如果沒有深入到許昌學院,你也同樣不會了解,昨天他們有几多困惑,今天他們就有几多收獲。  

     

      一個有形的乐成即在眼前……

       新闻链接:http://www.21xc.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