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學院:聚焦本土,走出“許昌模式”
本报记者 罗校远 松召峰 通讯员 钟伟平
位居中原之中的許昌因三國文化聞名,吸引著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它亦因一所高校的存在海納四方學子,爲國家培養、輸出無數棟梁之材。
“悠悠漢魏故都,莽莽神州中原,屹立著培育人才的科學聖殿。”她就是許昌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42年8月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區聯立師範學校。此後的歲月裏,該校先後曆經合並、調整、升格、轉型,從2002年由師範專科升本,到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再到如今發展成爲一所理工爲主、富有特色的省屬本科高校,在經曆理性的思考、思想的碰撞、多層次的探索後,完成了尋找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突圍之旅。近年來,學校更是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轉型發展之路,被教育部贊譽爲“許昌模式”。
辦學理念清晰,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的基础目的是爲社會培養棟梁之材。培養什麽樣的人,是一個高等院校必須明確的問題。許昌學院將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爲“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實基礎、強能力、有個性和具有社會責任感、國際視野及創新精神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簡單地說,就是“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後勁”的應用型人才。
“許昌學院的學生好用”,這是用人單位對該校人才培養的肯定。許繼集團、雙彙集團、黃河旋風、森源電氣、衆品食業等大型上市企業,都與該校有良好的相助關系,每年吸納畢業生總數10%左右。多年來的跟蹤調查顯示,該校畢業生對學校就業事情的綜合滿意度均在93%以上。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思路决定出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PP电子学院转型生长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型、国际化”的辦學定位,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生长与文化生态办学,坚定不移地深化政产学研用相助辦學,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办学,不停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应用型教育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
這是深思之後的轉型,轉型的過程更多了一分堅定。
该校瞄准“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辦學定位,在顶层设计上突出了“一个焦点、两个切合”。“一个焦点”就是坚持以内涵提升、创新引领为焦点的转型生长。鼎力大举建设“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培养“立地顶天”的应用型人才。“两个切合”,指的是不仅要切合高等教育纪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律,更要切合地方经济社会生长需要;坚持立足地方办学,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与平台基地建设等,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生长需要,努力成为支撑地方工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圍繞地方需求,轉型升級打出“組合拳”
近年來,許昌學院始終瞄准地方的人才需求、科技需求和文化需求尋找辦學著力點,以紮紮實實的辦學结果贏得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鼎力大举支持,轉型升級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组建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PP电子学院坚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生长需求来设置专业,不停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生长的适应性。学校紧紧围绕PP电子及周边区域能源电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超硬质料等优势工业的生长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重点生长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食品工程、质料工程等应用性理工类专业,并增设了学前教育、艺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等一批应用型文科专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工业结构契合过活益提高,开端形成了 “理工为主、多科协调,紧贴地方、特色突显”的专业生长花样,一批具有明显区域工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专业群已经形成。目前学校的59个本科专业绝大部门都是应用性专业,10个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综合革新试点专业。
——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該校積極調整教師隊伍建設思路,在人才引進上,不僅重視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曆層次,越发傾向于優先引進具有企業工程配景或企業治理配景的人才。許繼集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奎甫、陶瓷藝術大師冀德強、高級美術師張宏偉等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相繼加盟該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持下,實施了校地人才共建“雙百工程”,陸續從學校選派百名優秀治理幹部和科技人才到地方和企業挂職,引進百名企業行業專家等人才項目到學校兼職。學校實施了“博士倍增計劃”、316特設人才支持計劃,“十二五”期間,該校教授由50人增加到83人,副教授由158人增加到278人,博士由78人增加到198人。兩個研究團隊入選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3個教學團隊入選省級教學團隊,2人入選省級教學名師,10人次入選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探索“行業化”人才培養新口徑。2016年3月許昌學院建设交通運輸學院,並與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簽訂了加速推進交通運輸學院建設戰略相助框架協議,這成爲學校融入地方辦學、服務河南發展戰略一項新的舉措。該校將突出應用型和行業化辦學特色,打造服務許昌乃至河南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的基地和人才培養的搖籃。近年來,爲了貼近企業和行業的人才需求,許昌學院先後與許繼集團、雙彙集團、省旅遊局、市公路局、許昌鈞瓷研究所等單位和企業相助,聯合舉辦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食品科學與工程、旅遊治理、土木工程、藝術設計(陶瓷藝術偏向)等專業。2013年,學校與世界發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許昌瑞貝卡集團聯合建设了創新型行業學院瑞貝卡學院,爲發制品行業定向培養治理、營銷、設計等專業人才。該校還在積極籌備與地方重點企業相助,聯合舉辦電梯學院、汽車學院等行業學院,以行業學院建設引領校企相助和人才培養模式革新。
——建設資源共享的校企協同創新平台。該校堅持整合校內外資源,面向區域重點産業或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戰略需求,構建與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相銜接的協同創新,著力提升科技服務區域創新和産業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在已有河南省重點實驗室、院士專家事情站、博士後研發基地等一批高層次科研平台的基礎上,該校與許繼電氣、森茂機械、豫辰化工、黃河旋風等大型企業相助,建设了9個協同創新中心和13個産學研基地,重點加強在工業機器人、清潔化工、超硬质料、無人機低空遙感等領域的相助攻關,催生了一批高水平創新结果,其中2項已獲得國際發明專利。
——聚焦區域特色,彰顯文化傳承創新功效。近年來,許昌學院結合自身優勢與區域文化特色,圍繞中原農耕文明、魏晉文化、鈞瓷藝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高校服務社會、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推進區域文化的傳承創新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成效顯著。該校建成了我省首家以中原農耕文化爲主題的博物館;建设了許昌中國鈞瓷研究院與鈞瓷文化與産業研究中心,開設了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煥發了鈞瓷這一古老藝術的生命力;河南民間舞蹈研究卓有特色,湧現出一大批藝術精湛的作品,接連斬獲全國“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金銀銅獎……
破繭化蝶,朝向更精彩的世界飛翔
2002年,有60年辦學曆史的許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爲許昌學院。升本14年,許昌學院堅持融入地方辦學,實現了地方本科院校破繭化蝶的完美蛻變,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2012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事情及格評估,許昌學院交上了一張完美的答卷。2013年,入選教育部“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試點單位”。2014年,許昌衛生學校並入許昌學院,建设許昌學院醫學院。2015年成爲首家省市共建的轉型發展試點高校,並入選河南省首批示範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今年,該校又乐成入選國家“十三五”産教融合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項目。
目前,该校有15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综合革新试点专业等,有4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河南省卓越执法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试点、河南省教师教育革新创新实验区。该校与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该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大学、加拿大荷兰学院等外洋高校开展相助辦學,配合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与加拿大西安简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大学建设了相助关系。
近年來,國家、省市領導多次來校調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對學校主動融入地方辦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爲地方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撐,予以充实肯定,強調這條路子很好,要繼續走下去。2015年年初,河南省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現場推進會在許昌召開,學校轉型發展的乐成做法被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归纳综合爲“許昌模式”,學校轉型發展的成績被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贊譽爲“探索出了一條高校服務地方發展,地方全力支持高校建設的良性互動發展之路,爲全省樹立了典範,爲全省教育事情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爲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思想政治事情先進單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河南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學生在全省全國競賽活動中屢屢獲獎,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活動中成績優異,先後獲得河南省首屆大專電視辯論賽冠軍、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金銀銅獎等等……
“我們要凝聚師生力量,深化革新,堅定不移地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主動推進轉型發展,進一步豐富和提升‘許昌模式’的內涵和水平,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並爲我省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探索經驗。”許昌學院負責人体现。
与时俱进,不懈登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PP电子学院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辦學定位,构建起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焦点,与区域重点工业、特色工业和区域文化高度融合,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条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先进技术转移基地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综合体,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这就是PP电子学院深化转型生长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