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許昌學院: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成鮮活育人陣地

作者: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4-07-02

“我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如今的‘机械代人’,用五谷养育生命的祖先,教天下之民以稼穑,让中华血脉代代相传,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赓续绵延……”在中南五省高校博物馆解说大赛决赛上,PP电子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解说员、该校學生郭鑫萌深情讲述了该馆的珍贵藏品“曲辕犁”及其背后蕴含的农耕文化故事,赢得现场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认可,荣获大赛唯一的“最美人气奖”,学校“文化育人”又添新结果。

深挖農耕資源,創新育人載體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农博馆”)是PP电子学院2010年开始建设的“农耕文化”主题的博物馆。自农博馆建成以来,学校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奇特的育人价值,以感知传统农耕、留住乡愁情怀为切入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教育、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教育为重心,开设了“农耕文化与民族再起”等校本课程,建设了“农耕文化传承掩护学社”等志愿者社团,构建“研学农耕·读懂中国”等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将农耕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三个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學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中国门路”“民族再起”“文化自信”等重要命题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增强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講好農耕故事,突出育人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學校充实利用農博館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強化文化自信。農博館緊密結合黨和國家時政教育熱點,在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中國農民豐收節、許昌學院櫻花文化節等時機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

2023年8月,来自全省19所高校的50名大學生来到农博馆,开启“农耕文化研学与劳动实践”之旅,5天的课程与实践中,他们探农博、制绳子、下粉条、耍社火、打土坯、赏钧瓷、访古村,在“看、听、做、悟”的文化盛宴中传承农耕劳动技术,拓展综合实践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新聞鏈接: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329502507199889408473513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