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大河網】一門“生長”在瓷區的設計課

作者:萬傳穎來源:大河網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3-10-11

大河網讯 “钧瓷制作工艺庞大,从选料开始到最后烧制出制品,其间要历经大巨细小数十道工序。随着科技创新和现代工艺的不停完善,钧瓷正在日益注入新的元素,重新焕发生命力。”近日,PP电子学院《钧瓷设计》课程的师生们来到禹州市神垕古镇,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相卿等面劈面,学习研讨钧瓷艺术。

这是一门“生长”在瓷区的设计课。2007年,PP电子学院立足地域文化,围绕地方工业生长需求,联合市人民政府、钧官窑址博物馆建设产物设计(陶瓷)专业,2008年,《钧瓷设计》课程应运而生。截至目前,《钧瓷设计》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和超星平台开设五期线上课程,累计加入人数3286人,學生加入度高,课堂讨论互动积极,师生、生生交流累计发帖总数2000余条。

“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实现对钧瓷文化的活态传承,使學生在扎实掌握钧瓷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用设计讲好中国故事。”课程卖力人、PP电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師李维维说。

2020級美術與設計學院産品設計專業的張卓文在線上系統學習了該課程,她認爲,“課程內容很有意思,通過學習,我了解了鈞瓷的曆史,感受到了鈞瓷文化的魅力,更增強了對其保護、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在线上开课同时,也在线下不停挖掘课程的深度与厚度。老师多次领导學生走进瓷区,应用田野教学法开展教学。今年暑假,钧瓷设计课的师生们再次来到神垕古镇“拜师学艺”,感受钧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师生走访孔家钧窑、金鼎钧窑等课程实习基地,在学习钧瓷知识的同时了解当下钧瓷的生长状况。

课程组还把教室搬到瓷区,把传承人请进课堂,现场搭建“录影棚”。据课程卖力人李维维介绍,课程组邀请传承人以现场教学+录制知识点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影像纪录,将非遗大师授课上传至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有利于學生温习和校外人士学习。

除了挖掘瓷区的优势资源,课程组还把课堂搬到了博物馆、实训室。2009年,PP电子学院建成钧瓷文化艺术馆,展品共计1000余件,演绎钧瓷的生长历程,彰显钧瓷的差异气势派头。《钧瓷设计》课程组积极利用这一资源,让课堂形式越发富厚多彩,让授课内容越发生动形象。在日常教学中,學生走进博物馆,近距离观摩瓷片的釉色、瓷胎的厚度,教師将钧瓷设计的地域性、艺术性、文化性、应用性和前沿性进行综合的教授。

作爲設計類專業課程,只有理論是不夠的,更要學以致用,在實踐中提升個人創作水平。“平時老師經常會鼓勵我們在設計中大膽融入現代元素、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這樣的設計很有挑戰性”,2021級産品設計專業的王亞琦說。

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发挥學生主动性,资助學生真学、真做、掌握真本事。在这门课上,學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钧瓷作品、体验烧制历程,教師在不停教授新工艺的同时,勉励學生用年轻的话语方式标注作品。

“我們不僅要讓課程‘潮’起來,也要通過課程讓更多人了解鈞瓷,喜歡鈞瓷,讓鈞瓷設計真正‘潮’起來。”李維維說。

新聞鏈接:https://5g.dahe.cn/edu/202310101315643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