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期間,特別是使用退燒藥時,如果血壓低于正常水平,降壓藥可能需要減量甚至停用,等血壓恢複正常的時候再凭据常規使用……”2023年1月,不少人遭遇了新冠第一輪熏染,一些鄉村老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人熏染新冠後,對怎麽用藥心存困惑。了解到這個情況,正處在寒假假期的許昌學院師生想到了錄制廣播節目這個要领。
“考慮到老年人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受限,我們就利用鄉村廣播來科普防疫知識”,校園廣播指導老師孫旭濤說,“希望通過鄉村‘大喇叭’,爲不懂網上‘沖浪’的老人做好‘小廣播’和‘翻譯官’,增強各人戰勝病毒的信心。”
因處在寒假期間,同學們已各自返回家中,他們通過線上的方式討論節目的形式、內容,各自錄制好內容後,再彙總到一起,在各自家鄉播放。錄制的內容包罗疫情防控相關信息、防疫知識、用藥指南、“陽康”後的注意事項等多個方面。
文史与传媒学院學生田方森是这个团队的卖力人,家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郎中乡东丁占村,广播在村里播出后,获得了不少村民的赞美。
2023年初,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廳發起了“越團結豫有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許昌學院廣大學子迅速行動起來,結合專業特色和個人特長,就地就近加入志願服務隊伍,聚焦弱勢群體,開展對口幫扶,提供溫情服務,田方森和同學們化身“小廣播”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家住江西省上饒市戈陽縣三縣嶺鎮姚畈村的邵紫苁得知家鄉留守老人的現狀和困境,便來到留守老人家中,協助村委發放防疫包、宣傳防疫知識。
医学院2022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學生赵烁家住PP电子,她与照顾护士专业的陈胜楠、谭梦娟两位同学一起,报名加入了袁庄村医疗援助志愿服务队。
國際教育學院胡耀禹他了解到當地一困難戶身患腦血栓,生活困難,吃穿成愁,另一戶則子女常年在外,無人照看,他便帶著大米、食用油等愛心物資前往這些困難家庭提供暖心服務。
食品與藥學院的楊聖傑同學參與返基層線上支教活動。外國語學院的袁潔同學參加“社區環境人人有責”環境保護活動,在清潔社區衛生的同時,向社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環保知識。
……
據了解,許昌學院“越團結豫有力”活動參與人數覆蓋學校20個二級學院、書院,活動報名1.6萬多人次,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平台話題浏覽互動19.2萬余次。
同学们化身“小广播”“小护工”“小棉袄”“小教師”,温暖在线,贴心守护,一抹抹志愿红、一道道坚贞的青春身影成为了返家乡的中坚力量。
新聞鏈接: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15006428550502809637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