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南日报、学习强国】“泡”在实验室里的大學生(实验室里的年轻人)

作者:曹萍來源:河南日報第2版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3-01-09

雖然放假在家,許昌學院化工與质料學院2020級本科生張涵博也沒閑著:經常在線上跟小組同學一起討論從學校實驗室帶回來的數據,設計下一步實驗的走向。放假前,他和小組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在做一個快速檢驗血糖新試紙的相關實驗。

上大三的張涵博,是學院實驗室裏的熟面孔了。“我們從大一就開始在實驗室裏,跟導師和高年級同學一起動手實踐。”1月2日,張涵博說。

張涵博的經曆在許昌學院並不是特例。化工與质料學院2019級的關亞東,現在還記得大一時走進實驗室的情景。“第一次見到许多大型儀器,看到老師和高年級同學進行科研,感覺很興奮,也激起了我更大的興趣。”關亞東說,幾年來,他和同學們一有時間就“泡”在實驗室,多次榮獲省級、國家級創新比賽大獎,也堅定了自己在科研门路上繼續探索的決心。

自2007年,PP电子学院就开始探索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勉励本科生加入教師科研,开展研究性学习。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成熟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學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也是学校鼎力大举培养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PP电子学院化工与质料学院院长张艳鸽说。

同學們都很喜歡的這門課程叫“開放平台實踐課”。“剛上大一時看到這個課程,完全不知道是幹什麽的。”張涵博和许多同學一樣,沒想到大一就能進入實驗室。他跟许多在其他地方性大學讀書的同學交流時,也引來了各人的羨慕之情。

開學沒多久,同學們都收到選導師的通知,每個同學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偏向選擇導師,指導之後四年的實驗課程,帶領各人進行項目科研。

“開放平台實踐課,是貫穿整個本科學程的,以它爲主線將創新實踐與專業實踐相融通,打造了延伸至畢業設計的課程群。”張豔鴿介紹,實行全員導師制,推行項目式教學,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壁壘,將項目研究貫穿課堂內外。

從課堂到實驗室,從理論到實踐,張涵博和同學們從一開始就走在科研創新的路上。“大一大二主要是在老師和高年級同學指導下,進行簡單的操作,進入大三就開始跟著導師做項目研究。時間部署也會很靈活。”張涵博說,他現在和小組同學一起做的血糖快速檢測試紙研究,就是導師科研項目中的一部门。

除了走進學校實驗室學習實踐,同學們還有许多機會走出校園,到企業中提高自己。搭建多元協同組織架構、實施全員導師制、實驗室開放、科研反哺教學專項治理……“爲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新方案,同時爲科教、産教協同育人,構建‘産、學、研、教、創’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提供了新模式。”張豔鴿總結說,這也成爲許昌學院創新人才培養的“金字招牌”。

在實驗室中浸潤四年,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突飛猛進。近年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的许多科研項目都在全國性大賽中拔得頭籌。

《奇彩纳米钧瓷》等近20个项目,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學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中获得奖项;另有些同学获得了专利授权,发表了相关论文,本科四年学习收获满满,结业后不管是就业照旧考研都底气十足。

“現在就盼著開學,繼續回去做實驗,把項目做好,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將來多爲我國的科研事業出把力。”張涵博說。

新聞鏈接:http://dzb.henandaily.cn/html/2023-01/05/content_616291.htm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985834119629075380&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hen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204ebc25f2c0a8857f0000&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9985834119629075380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