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大河网】战“疫”中的青春丨在长葛移动方舱实验室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每天录入检测信息达100多万人次

    作者:丁赛赛 钟伟平  來源:大河網 編輯:孫旭濤 浏覽量: 日期:2022-01-19

    編者按:當疫情再次襲來,一群曾被視爲最具個性的在校大學生,義無反顧地彙入抗擊疫情的大軍。他們有的是沖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有的是滿懷愛心的志願者,有的是鄉村疫情防控執勤人員……抗疫戰場上,他們奮戰的身影無處不在。克日起,大河網連續推出【戰“疫”中的青春】專題,報道他們在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事迹。

    大河网讯 “招募令发出后,3个多小时报了200人,我很兴奋也很自豪成为二十分之一,能够为家乡疫情防控孝敬力量!”李文博说。

    1月9日,安徽省衛健委援助許昌市移動方艙實驗室抵達長葛市體育館。爲迅速提高核酸檢測能力,1月10日晚,許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向社會招募20名核酸檢測志願者,許昌學院學生李文博、宋迎雪看到通知後,當即決定響應號召、提交申請。

    與李文博、宋迎雪同時入選的,還有來自許昌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的嶽雅靜和體育學院的李奎元。1月11日,志願者到達方艙實驗室,培訓後便立刻投入核酸檢測試管信息輸入、登記等相關事情。

    據悉,在長葛移動方艙實驗室裏,安徽核酸檢測醫療團隊及23台移動方艙實驗室具備日檢10萬采樣管10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能力,在禹州核酸檢測事情中提供硬核科技支撐。

    從上百萬人次的核酸檢測樣本中把新冠病毒“揪”出來,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而在檢測區的他們,也正努力變身“加速度”!

    “現場20名大學生志願者以白班夜班‘三班倒’的形式分成三組,每組每天需要事情8小時:首先將禹州送來的核酸檢測樣本進行開箱、分揀、掃碼,再凭据180個樣本一個袋子送往各實驗室,接著在緩沖區穿上防護服後來到汙染區,掃碼錄入數據、检察錄入情況……”宋迎雪介紹道,有時候坐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手裏拿著掃描槍,眼睛緊盯著電腦屏幕。值夜班的話,從晚上8點開始,要將這略顯枯燥的動作持續到越日6時,其間,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9台電腦同時事情,既需要快速掃描,同時要保證掃描的准確,不能遺漏任何一個樣本,每人每次事情可掃描4700多樣本。

    “只想快些,再快些,为后面核酸检测赢得时间”是他们的配合心愿......“日夜不休,每天录入100多万人次检测信息”是长葛移动方舱实验室这群志愿者的真实事情写照。如他们一样,众多青年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扑灭战的坚强碉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丁赛赛 钟伟平)

    新聞鏈接:https://4g.dahe.cn/news/20220119953558

    上一條:【河南日報】許昌學院:在抗疫一線淬煉初心彰顯擔當

    下一條:【豫教思語】“在?聊會兒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