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東風新聞】許昌20歲志願者在方艙實驗室錄標本:只想快些、更快些

作者:魏文傑來源:河南青年時報·東風新聞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2-01-14

1月14日淩晨2點,20歲的嶽雅靜結束了在長葛方艙實驗室的第二次志願服務,隨隊返回隔離酒店休息。

岳雅静是PP电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9级(中美)工商治理2班的一名學生,在本轮疫情发作第一时间,她就在家四周的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辅助做好全员核酸检测事情。

1月10日晚上,嶽雅靜在志願者微信群中突然看到一條信息,關于許昌市文明辦和團市委聯合緊急招募的核酸檢測志願者招募令:“安徽省支援我們在長葛市建设了移動方艙實驗室。爲迅速提高核酸檢測能力,更好地爲群衆服務,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特向社會招募20名核酸檢測志願者。”

“我要報名!”沒有多想,嶽雅靜立即通過指定郵箱提交報名資料。第二天上午10點多,她接到電話,緊急通知在許昌市科技廣場荟萃,出發前往長葛市,凭据計劃,他們將在位于長葛體育館的方艙實驗室內,開展爲期半個月的志願服務。

而家人也是在她出發那一刻,才知道了孩子的選擇,盡管頗有擔心,但依然支持雅靜,一再叮囑她“做好防護”。

1月11日中午,包罗嶽雅靜在內的20名志願者,集體乘車前往長葛,吃過午飯,在專業老師指導下,走用通道,進入長葛體育館。“到了現場,專業的醫護人員先教我們穿脫防護服。”嶽雅靜說,我們手先消毒,戴帽子,戴口罩,戴雙層手套,穿防護服,戴防護鏡,小夥伴們再相互檢查對方是否有遺漏,嚴格保證自己是宁静的。“穿好之後,我們就進入汙染區,期待禹州市核酸收罗標本的到來。”

第一次志願服務結束後,嶽雅靜(左一)在和小夥伴交流

當天下午4點多,車來了,嶽雅靜與其他志願者先是幫忙搬運標本,之後拆箱,打開標本,用掃描儀對核酸檢測標本進行掃碼信息輸入、登記等。

一場無聲的“戰疫”,在這裏打響了。一箱接著一箱,一個接著一個,沒有交談聲,沒有其他聲響,只有掃描儀“叮叮”聲,只有試管晃動的聲音。

“負責人對我們說,我們錄入的速度決定著後面核酸檢測的速度,而且要准確,不能少錄多錄,錄入之後,還要核對數量,所以絲绝不能馬虎不能松懈。”

但畢竟是要直接接觸標本,頭一回參加這類志願服務的嶽雅靜,剛開始還是有點畏惧,“不知道有沒有陽性的存在”,而且,在實際操作中,難免有些標本液體流出來,即即是手上戴著雙層手套,那一瞬間還是有些慌張。現場醫護人員叮囑他們,如果有液體流得手上,就趕緊用酒精噴灑消毒。

看著旁邊那些醫護人員的鎮定、坦然,嶽雅靜心裏也平靜了許多,搬運、錄入、繼續正常事情。

嶽雅靜(右三)和在方艙實驗室的志願者夥伴們

一直到當天晚上10點多,最後一個標本掃完,嶽雅靜松了口氣,“內心一塊兒大石頭終于落地了。”這期間,他們沒有喝水,沒有吃飯,沒有上廁所,一時的忙碌早已忘了這些,只想著把標本信息盡快錄完。

追念起這一次志願服務,嶽雅靜說:“自己錄入了差不多1400條信息,還是不夠熟練,有時候不確定信息有沒有錄上,還會重複再檢查一遍。下次要保證准確的前提下,快些、再快些,爲後面核酸檢測贏得時間。”

比起在社区,方舱实验室的志愿服务风险更高、更具挑战性,也让岳雅静获得了更大的历练,“看到那么多年轻的身影一起忙碌、一起拼搏,特别触动,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學生,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向前,这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从中悟到了所谓的责任和继续,也越发坚定了做好志愿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新聞來源:https://www.toutiao.com/i7052895164729197060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