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非洲豬瘟檢測?新的檢測技術與傳統檢測技術相比有哪些優勢?該檢測技術將應用在哪些領域?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找到許昌學院食品宁静生物標識快檢技術科研團隊王德國教授一探究竟。
近日,許昌學院食品宁静生物標識快檢技術科研團隊王德國教授課題組在非洲豬瘟檢測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建设了實時熒光等溫擴增技術和可視化等溫擴增技術(LAMP)快速檢測ASFV的要领。該檢測要领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簡便易行、成本低,既適合實驗條件良好的部門使用,又適合實驗條件单薄的基層部門使用,目前已在八家企業示範應用。
檢測成本低,給中小企業提供了便利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熏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引起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因爲目前還沒有研制出可靠的疫苗,前期診斷監測成爲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目前豬瘟的防治接纳隔離、沼氣的診斷辦法,檢測手段按國家農業部檔次認定的産品有三類:“快速檢測試紙條”“熒光定量PCR檢測”“核酸等溫擴增技術”。
王德國教授課題組建设的實時熒光等溫擴增技術和可視化熒光等溫擴增技術(LAMP)快速檢測ASFV要领,相較于其他要领來說,大大降低了技術成本,給中小養殖企業提供了便利。舉個例子,用其他要领檢測單次市場價在100元左右,ASFV要领成本不到2元。王德國教授團隊還設計研發了檢測專用設備“水浴鍋”,申請了發明專利,購置一台水浴鍋只需要幾百元。
“對規模較小、條件有限的企業,不具備購買熒光PCR儀的能力,可以使用“水浴鍋”設備和相關試劑進行檢測,技術要求較低,越发方便可行。前段時間,研發團隊對許昌周邊部门企業人員進行了專業的培訓,反響很不錯。”王德國教授解釋。
靈敏度高,檢測結果越发可靠
近期,王教授团队相关研究结果以“Development of a 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assay and visual LAMP assay for detection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SCI期刊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上。此检测要领灵敏度高,检测限为30拷贝,适合于猪场早期诊断抗发病潜伏期阶段。取样接纳血浆化验、唾液检测等要领,样品量几十毫克即可。
據團隊介紹,這項要领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具有很是強的穩定性,不會在檢測中出現假陽性和漏檢,且增加了可視化效果,如擴增後試劑顔色保持橘紅色則爲陰性,橘紅色變爲淺黃色則爲陽性。這種要领適合亞歐地區,好比中國、波蘭、烏克蘭、俄羅斯、朝鮮、越南、韓國這些地區的病毒監控,該地區出現的25個病毒基因類型都能夠被檢測到。
致力于食品宁静與快速檢測
王德國教授課題組所在的河南省食品宁静生物標識快檢技術重點實驗室籌建于2017年,2013年被批准爲博士後科研事情站,2016年被河南省發改委批准爲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實驗室圍繞食品宁静領域的國際研究前沿,結合河南省食品宁静快速檢測的實際需求,在核酸等溫擴增、分子印迹、小分子生物傳感等偏向開展關鍵技術與理論研究。在核酸等溫擴增方面,研究引物篩選規律並建设篩選模型,闡釋初始模板産生機理,建设相應的DNA模板提取要领和擴增結果判讀新要领;在分子印迹檢測方面,篩選模板分子,優化合成要领,研究聚合物對模板分子的識別機理;在小分子生物傳感方面,合成、表征與優化小分子傳感器,研究熒光識別性能及機理。
實驗室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國際領先的食源性致病菌、生物毒素、轉基因身分、摻假食品、農獸藥殘留等快檢産品與配套裝備,爲食品宁静監管與品質控制提供了技術支撐。
“前期我們在基因檢測研究方面奠基了很好的基礎,這次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研究實際上只花了6個月的時間,選擇基因、設計引物、建设試劑的一系列過程都很順利。希望讓更多的養殖企業能夠盡快從中受益。”王教授說。
受許昌市市場監督治理局委托,王德國教授課題組已幫助許昌市24家涉及豬肉加工的企業建设起熟肉制品中ASFV核酸的自檢要领(可視化LAMP要领)。目前,以該檢測要领爲基礎,許昌學院作爲主要單位所起草的河南省地方標准《熟肉與熟肉制品中非洲豬瘟病毒核酸LAMP檢測要领》已正式通過立項初審。
(供稿:許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