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诉题目: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与我的半世情缘:从生物物理学、食品科学到纳米科学
报 告 人:殷俊杰(美国食品与药品治理局,资深教授)
時間:2016年4月8日上午9點
地點:纳米所三楼学术聚会会议室(A4教學樓三樓)
歡迎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踴躍參加!
新质料與能源學院
2016年4月6日
報告人簡介:
殷俊傑,博士、生物物理學家,美國食品與藥品治理局/食品宁静與應用營養中心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實驗室負責人,馬裏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兼職教授。1968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1981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1987年在威斯康星醫學院-生物物理系-國家生物醫藥電子自旋共振中心獲得博士學位(導師:Prof. James S Hyde)。隨後,一直于威斯康星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1987-1990年)、任研究科學家(1990-1994年)。1994年就職于美國食品與藥品治理局-食品宁静與應用營養中心-總科學支援部(StaffFellow),1996年後在美國食品與藥品治理局-食品宁静與應用營養中心-分析化學部先後任研究生物物理學家(1996-2007),和資深研究科學家(2007年-至今)。殷俊傑博士還是美國自由基生物學和醫藥學會、國際電子自旋共振學會、美國納米醫藥學會會員;在納米科學、食品和化妝品等相關領域已公開發表論文160多篇,包罗PNAS, J. Am. Chem. Soc., Angew.Chim. Int. Ed., Nat. Commun.(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yin+jun+jie)等。2010年來,先後3次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治理局“The Nanotechnology Task Force CORES (Collaborative Opportunities forResearch Excellence in Science)”計劃資助。鑒于殷俊傑博士在利用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揭示納米质料、化妝品和保健品中自由基的産生中所作的貢獻,2013年被美國食品與藥品治理局授予“科學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