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屬各單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生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落实全国青少年念书行动,深化“典耀中华”主题念书,凭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厅函〔2024〕2 号)文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典耀中華,赓續文脈
二、參賽對象及組別
我校在校學生、在职教師。
三、賽事部署
大赛分为四个赛项,“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简称诵读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解说大赛(简称解说大赛)、“笔墨中国” 汉字书写大赛(简称书写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简称篆刻大赛)。
第六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河南賽區比賽由河南省教育廳主辦、鄭州師範學院承辦;詩詞講解大賽、漢字書寫大賽和師生篆刻大賽這三項比賽,由選手根據賽事方案直接登錄全國賽事官方網站報名參加相關賽項比賽(參賽作品要求見附件3-6)。
校級誦讀大賽、講解大賽由文史與傳媒學院承辦,校級書寫大賽、篆刻大賽由藝術與設計學院承辦。
(一)經典誦讀大賽
大赛分为小學生组、中學生组、职业学校學生组(含中职、高职學生)、大學生组(含研究生)、留學生组(在华留學生)、教師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師)和社会人员组(勉励家庭成员组队)7 个组别,每组可小我私家参赛,也可 2 人(含)以上组成团队参赛,团队人数不设上限,参赛历程中人员不得更换、增加,不得跨组参赛。
(二)參賽作品內容要求
1.誦讀大賽
我國古代、近現代和當代有社會影響力和典範價值的,體現中華優秀文化的經典詩詞、文章和優秀圖書內容節選。當代作品應已正式出书或由省級以上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公開發布或發表。誦讀文本主體前後可根據需要增加總計不超過200字的過渡語(計入總時長)。改編、網絡以及自創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2.講解大賽
解说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为列入教育部中小学(含中职)统编语文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计划教材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级计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诗词作品。参赛教師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凭据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循诗词教育基本纪律和学术规范,录制以诗词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
参赛大學生及留學生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结合小我私家生活经验与感受,解说诗词作品,并论述诗词的意义与价值,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录制解说视频。
3.書寫大賽
體現中華優秀文化、愛國情懷以及反映積極向上時代精神的古今詩文、楹聯、詞語、名言警句,或中華優秀圖書的內容節選等。當代內容以正式出书或主流媒體公開發表爲准,內容主題須相對完整,改編、自創以及網絡文本等不在征集之列。
硬筆類作品須使用規範漢字(以《通用規範漢字表》爲依據),字體要求使用楷書或行書;毛筆類作品鼓勵使用規範漢字,因藝術表達需要可使用繁體字及經典碑帖中所見的寫法,字體不限(篆書、草書須附釋文),但須通篇統一,尤其不得繁簡混用。
4.篆刻大賽
反映中華優秀文化、愛國情懷以及積極向上時代精神的詞語、警句、中華古今名人名言。內容應完整、准確。
參賽作品內容使用漢字,字體不限。參賽作品材質提倡使用除傳統石材以外的各種新型质料,機器篆刻鼓勵使用木頭、陶瓷、金屬等质料。
(三)參賽作品名額和形式
每人最多可加入诵读大赛、解说大赛、书写大赛作品各1个,诵读大赛指导教師不凌驾2人,解说大赛和书写大赛限指导教師1人,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師(参赛作品要求见附件3-6)。
四、作品提交
2024年6月3日前,各學院提交參賽作品及彙總表EXCEL版、蓋章掃描版(見附件7)。
校級經典誦讀和詩詞講解參賽作品報送至文史與傳媒學院。
聯系人:萬灼烁
文史與傳媒學院文科綜合樓1521辦公室
電話:15703749638
作品報送郵箱:328727614@qq.com
校級漢字書寫和師生篆刻參賽作品報送至美術與設計學院。
聯系人:常爽
辦公地點:美術與設計學院2樓255辦公室
電話:2968657
作品報送郵箱:1023804871@qq.com
其他问题请咨询課程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聯系人:宋老師
電話:2968872
五、獎項設置
學校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按評審成績排序確定獲獎作品及等次,並頒發獲獎證書。各賽道根據報名情況擬分設校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幹。校級誦讀大賽獲獎作品由學校統一組織報送參加省級比賽。
六、其他要求
近三年加入过经典诵读角逐并获得省级奖项的选手不再报送(可作为教師组的指导老师加入)。本次角逐与省委宣传部“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河南省十大群众文化运动之“文籍里的中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合并举行,优秀作品同时报送省委宣传部加入全省展演。
課程中心 文史与传媒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