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部門、各學院(書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宽大青年在實踐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引导和资助宽大青年學生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已往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雄伟成就,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孝敬”,引领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继续、能刻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校决定开展2023年大學生暑期社会實踐运动,现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二、總體原則
1.緊扣主題主線,聚焦爲黨育人。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持正确的政治偏向,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引领學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厚植學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引导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领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2.遵循實踐規律,把准活動定位。遵循新时代大學生认知、生长特点和教育纪律,准确掌握“三下鄉”“返家乡”社会實踐运动资助大學生了解国情、视察社会、服务人民的功效定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學生在一起”学习分享运动,围绕运动主题,立足事情实际,创新方式要领,注重將“三下鄉”和“返家乡”社会實踐的组织实施相结合,注重学校统一组织与各院自主开展相结合,合理确定团队规模,越发广泛、有效地组织发动青年學生加入社会實踐,越发精准、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育人活動。
3.堅持效果導向,就近就便實施。着眼大學生全方位社会化能力提升需求,注重区分差异地域、院系、项目及事情环节的差异,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疏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小我私家相结合的社会實踐运动,着力破解實踐育人中不平衡不充实问题。坚持完善以实际成效为导向的社会實踐评优评先机制,优化社会實踐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供应和资源保障,用好数字化平台、做好精细化治理,坚决克服粗放式、随意化、大叫隆的事情方式,力戒摆拍走秀、走马观花。
4.加強系統謀劃,聯動校園內外。坚持同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有机衔接、一体推进,善于用校园外的组织体系和资源推动解决校园内的问题,增强校地联动、项目联动、品牌联动,整合校外实习实训、横向相助等资源,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實踐育人协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广泛发动组织青年學生社会實踐的基础上,不停创新事情载体、强化典型引领,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學生實踐历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转化,引导青年學生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
三、活動內容
“三下鄉”社會實踐。青年學生紧紧围绕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及总书记关于“三農”事情的重要論述,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等內容,主要從理論宣講普及、鄉村振興促進、發展成就觀察、黨史學習教育、民族團結實踐等方面,結合專業學科知識,開展思想引領、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可操作性和實踐意義的實踐活動。由各學院(書院)團委統籌申報團隊,並開展相關實踐活動。
“返家乡”社會實踐。青年學生紧紧围绕“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主题,突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以學生家乡为纽带,把《习近平与大學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作为社会實踐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向家鄉所在地團組織報到,引导學生通过返乡加入政务實踐、企业實踐、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等社会實踐运动,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由各返乡大學生社会實踐队在向家乡团组织报到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相关實踐运动。
四、活動要求
(一)堅持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發動。各学院(书院)要高度重视,將“三下鄉”“返家乡”社会實踐运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周密部署,增强统筹协调,建设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要选派教師随队指导學生,开展指导教師专项培训;围绕實踐主题,结合专业特点,精心设计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切实提高實踐质量,充实发挥育人功效、体现育人作用。各返乡大學生社会實踐队要增强与家乡团组织的相同联系,围绕實踐主题,结合家乡资源,认真设计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实发挥青年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
(二)做好宣傳總結,擴大實踐效果。各学院(书院)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充实利用报纸、电视台、微博、微信等媒体增强宣传事情,组织团队和學生积极加入“2023年三下鄉、返家乡社会實踐优秀调研陈诉征集”“镜头中的三下鄉”“我的返家乡實踐故事征集”等系列运动。要努力推进社会實踐结果培育转化,引导宽大师生將社会视察、视察研究和感悟思考等结果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在社会實踐调研结果基础上形成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三)強化宁静保障,守牢風險底線。各學院(書院)要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堅持宁静第一的原則,切實加強宁静教育治理事情,始終把師生生命宁静和身體康健放在首位,自觉遵纪守法,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种种风险。實踐师生要树牢小我私家宁静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执行指导教師、實踐队卖力人每日宁静报备事情机制。运动开展前和历程中,密切关注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宁静有序地开展社会實踐运动;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运动,妥善做好有关部署。
黨委宣傳部 黨委學工部 教務處 團委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