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霧霾天氣多次席卷中國,環保問題一再被人們熱議,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似乎在今年获得了更多的關注。我校師生也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各種形式,倡導環保理念。
近日,我校微博协会的微博主页上,一项名为“PP电子学院绿色环保大使”的评选吸引了上千名學生来投票。据运动卖力人介绍,该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绿色大使评选,勉励更多的人加入绿色植物种植运动,叫醒大學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大使候选人之一、音乐舞蹈学院11级苗煦同学对记者说,“希望通过加入这个运动,呼吁更多的青年人关注环保,关注生态文明。”
?

植樹節當天,該組織還聯合青年志願者協會以及地音科普社舉辦了一場“種子變綠植,綠動我校園”的綠植領養活動。“只要發送一條微博或發出一條短信,爲你心目中的綠色大使投上一票,就能獲得領養綠植的資格!”餐廳門口的宣傳版面格外醒目。微博協會團支書邱月明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第2次举办这项运动,两次效果都很好。新媒体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门,也成为大學生不行或缺的生活元素,所以通过微博、微信这样的渠道能够更好地提高同学们加入的积极性,也可以越发有效地宣传环保理念。”“通過領養綠植,自己親自種植,看著它們開花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對環保這一看法有了更深刻的感觸。” 電氣(機電)工程學院的馮圓圓說。當天約有400份枸杞種子包被在校師生免費領取。
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舉辦“綠絲帶活動”,其橫幅簽名、贈送手繪園林畫以及象征環保的綠絲帶等多種活動形式也吸引了不少師生的關注。
许多院部还选择了“亲手种树”这一比力传统的运动形式。3月12日下午,陪同着丝丝小雨,国际教育学院十余名师生赴五女店镇柏茗村小学开展义务植树运动。春寒料峭难挡各人植树的热情。课间休息时,小學生们也积极加入到植树运动中来,资助抬树、培土、浇水,师生相助,其乐融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忙碌,十余株小树迎风而舞。该院院長徐清舟說,“選擇在植樹節義務植樹,除了爲孩子們營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師生們進一步樹立起生態和環境保護的理念。”
國際教育學院赴柏茗村小學義務植樹
美術學院在“以琳之家”福利院義務植樹
在許昌市“以琳之家”福利院,美術學院的志願者與小朋友們齊心協力,一起種下愛心小樹。孩子們扶著樹苗,志願者們認真培土,一起爲樹苗澆水、修整,小樹上挂起了各人認真制作的寫有志願者和孩子名字的許願牌。“希望孩子們能像這些樹苗一樣,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更希望他們從小知道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愛心志願者彭婧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學校綠化事情也于上周開始行動,據後勤治理處副處長李萬倉介紹,今年將本著補栽補種的原則,在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樓後栽種50棵左右的五角楓,中原農耕文化館前栽種十棵左右的桂花樹。據了解,近年來,我校每年在校園綠化事情上的投入超過百萬元。今年我們還爲幫扶對象西華縣黃橋鄉後石羊村捐贈了500棵綠樹,用于村內主幹门路的綠化,目前,移贈事情已全部完成。
城乡计划与园林学院院长吴国玺教授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五大文明之中,作为高校,更应该是绿色生活的引领者,希望每小我私家都能够积极提倡节约低碳生活,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文/鍾偉平 郑晓寒 马阳;通讯员/孔琪? 赵红玲;图片由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