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我校衆多的畢業生中,许多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業績,如今,許昌學院學子遍布各地、各行各業,社會給予他們的評價是勤奮、踏實、肯幹……本期“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專題推出的是我校80後畢業生張策帶領村民創業致富的故事。
鄢陵素來有花都之稱,生長在那方水土的人血液中自然也會流淌著淡淡花香的氣息和內斂儒雅的氣質。初見張策,他微微一笑不失儒雅,舉手投足也不失風度。就是這樣一位80後,成爲了鄢陵“創二代”的標杆,在他的身上充实顯示出堅定、勤奮、不斷創新進取的新生代企業家的優秀品質。
2008年從許昌學院畢業的他,選擇回抵家鄉鄢陵,在鄉親們的質疑中他投身基層,從村幹部做起,最初任安陵鎮蘇崗社區黨支部書記助理,2009年開始了他的創業路。至今,短短幾年時間,他已成爲了鄢陵縣三文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目前園林花木公司注冊資金500萬元,承包土地規模已經擴大到400余畝,投資500多萬元,並創建了全市第一家“微扡插科研組培實驗室”。
其实,张策的人生原来另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学结业后,他很快就在PP电子市实验小学找到了一份安宁的事情,这份事情足以让同龄人羡慕不已。可张策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因为他觉得这并不是施展才气的“舞台”。半年后,当他得知PP电子市勉励大學生到农村当“村官”时,他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生养他的农村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08年底,他踏上了“村官”之路。
回抵家乡不久,张策就开始思考,鄢陵是著名的花木之乡,花卉苗木种植生长迅速,那到底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当地的优势领导村民创业致富呢?有了开端的设想,说干就干,张策对市场和所在乡村进行了充实的调研,越发坚定了办公司、经营苗木的决心。2009年初,他联条约镇的大學生“村官”周伟聪、范重阳,配合承包120亩地,开办起了三文园林花木科技公司,公司主营种种绿化苗木、花卉的研发、育苗,并承接全国各地的绿化工程。
“加強研發能力是我們公司近幾年快速發展的保證”,張策對我們說,“我們公司與河南省農科院、農科大配合研究培育的紅葉櫻花、金葉複葉槭、加拿大紅櫻三個新品種,現在市場供不應求,因爲掌握焦点技術,市場定價我們說了算。”據了解,單是這三個品種,2014年年初至今就給公司帶來了300多萬的收入,而且每一株花苗的價格也從2.5元飙升到4.5元,幾乎翻了倍。
如今,公司承接的綠化工程主要以省內爲主,也輻射到山東等地,剛剛完工的濟南某住宅區的綠化工程金額達到600多萬。張策對我們說,“目前公司的利潤率在50%——60%左右,每年有近200萬的純利潤,今年的情況會更好。”
創業發展,帶領群衆致富,一直是張策的夢想,“幹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一直是他的創業動力,現在可以說這個目標真正實現了。他建设了花木專業相助社,吸納60余戶花農加入,帶動四周村莊400余人就業。帶動身邊的同學、村官創業,爲他們提供技術支持,今年已經有兩個幫扶企業實現了30萬元以上的盈利。
张策因为创业事迹突出,也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百优”大學生村干部“创业之星”,PP电子市优秀创业之星、创业标兵,鄢陵县十佳大學生村干部,他的公司被PP电子市挂牌为市创业基地。
“我們计划今年新品種的育苗量達到500萬株以上,明年營業額力爭突破500萬!”張策信心滿滿的對我們說。
張策還告訴我們,他的更遠一點的目標是在花木種植中走出一個科研組培+生産種植+苗木銷售+園林綠化+生態觀光+餐飲服務等全方位多渠道的新型一體化的創業發展之路。
大學生村官张策与花木的不解之缘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