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吉林省專題調研組莅臨我校調研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情況

作者:朱國君來源:黨委宣傳部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4-07-06

76日下午,由吉林省政協副主席、吉林省教育廳廳長張伯軍帶領的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調研組一行11人莅臨我校,調研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情況。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尹洪斌,教育廳調研員董玉民等陪同調研。我校黨委書記王清義接待了張伯軍副主席等調研組一行。院長辦公室主任陳遂德等參加調研座談。

調研期間,在聽取我校轉型發展事情的情況彙報後,張伯軍副主席對我校在轉型發展方面所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績体现贊賞。

調研座談會上,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尹洪斌向調研組介紹了我校轉型發展的基本情況。他說,與河南其他地方本科高校相比,許昌學院的轉型發展有3個特點:第一,許昌學院是在辦學基礎良好和學校發展態勢良好的情況下,學校領導班子居安思危,自覺主動地提出來要轉型發展。第二,許昌學院的轉型發展,緊密結合許昌當地的地域經濟文化特點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获得了許昌市市委市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持,校地相助、校企相助卓有成效。第三,許昌學院的轉型發展起步雖晚,但發展快,成效明顯,關鍵在于學校領導班子對轉型發展具有很高的積極性。

調研座談會上,校黨委書記王清義致歡迎辭。他代表我校師生對調研組一行莅臨我校考察指導事情体现歡迎,並介紹了許昌市和許昌學院的基本情況。

王清義書記說,圍繞轉型發展,這些年學校進行了不少探索。特別是去年我們被確定爲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單位以來,在加強政産學研相助、推進校企協同創新、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等方面,我們加速了事情法式,創新了發展思路,深化了革新措施,取得了开端成效。

王清義書記說,我們的總體思路是,堅持“地方性、應用型、服務性”的辦學定位,堅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辦學之路,堅定不移地圍繞創新型高水平應用科技大學的奮鬥目標,堅定不移地走政産學研結合之路,堅定不移地走開放辦學之路,融合社會資源,構建協同創新機制,不斷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力爭用十年左右的時間,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

校領導在調研座談中向調研組詳細介紹了我校近年來圍繞轉型發展事情所做的主要事情。一是深化專業結構調整,努力打造特色專業群。學校圍繞許昌及周邊地區的主導産業和優勢産業,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推進專業革新,开端形成了貼近社會需求的專業格 局。二是深化政産學研相助,搭建轉型發展相助平台。我們與許昌市政府簽訂了戰略相助協議,並在政府的引導和協調下,與30多家地方大中型企業簽訂了産學研相助協議。未來幾年,許昌市政府和有關企業將投入超過兩億元的資金,支持學校轉型發展。三是建設資源共享的協同創新中心,加強校企協同創新。四是積極建設行業學院,培養高層次技術技术人才。五是深入實施校地人才共建,磨炼高素质双师型教師队伍。六是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完善實踐教學平台。七是聚焦區域特色文化,提升文化服務能力。八是整合地方高等教育資源,建设高等教育聯盟。九是積極推進開放辦學,不斷增強辦學活力。

校領導說,學校將通過以上舉措,把學校的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及教育的協調發展融爲一體,努力走出一條校地互惠互利、良性互動、相助雙贏的配合發展门路。力爭通過五到十年的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爲高層次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政産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和先進技術轉移基地,力爭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

校領導說,关于学校的转型生长,我们的几点体会是:第一,必须坚持立足地方办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管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定位、科技创新,照旧特色建设,都必须紧紧圍繞地方主导工业和特色工业的生长需求,圍繞地方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突出“地方性”,说好“地方话”,打好“地方牌”。第二,必须坚持政产学研相助,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和协同生长,需要大学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部情况的优化。学校转型也离不开企业的加入,行业学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第三,必须做好前瞻性研究,增强学校转型的顶层设计。学校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校企相助、治理体制等各个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說,一定要增强对前瞻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做好顶层设计,把顶层设计和下层探索有机结合,使转型生长的计划能够有序实施,措施能够有效跟进。第四,必须有良好的政策情况。地方高校转型生长,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调整和革新,有许多事情,包罗办学体制、人事引进、职称评审、招生事情等方面,都面临一些政策瓶颈,需要政府和教育厅更多的政策倾斜,我们也期盼着相关的政策能够尽快出台。

调研期间,吉林省教育厅生长计划随处长纪拓、高等教育随处长宋辉,以及来自长春景华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工商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的领导,就建设紧密对接工业的专业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師队伍建设等问题,深入交流了意见。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我校瑞贝卡发制品展厅、微纳米质料研究所、钧瓷文化艺术馆、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等。(摄影:朱國君)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