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技學院嚴欣平院長爲我校暑期幹部培訓班做報告
“聽取了專家們的報告,很受啓發。專家們通過結合自己高校轉型發展的實際案例,使我們更清楚了我們許昌學院同樣需要轉型發展的须要性和重要性,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我們今後就應當以人家爲榜樣,明確我們自己的辦學目標和努力偏向,推進學校轉型發展。”7月5日下午,聽完重慶科技學院院長嚴欣平教授的報告,我校電氣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教研室主任方波老師對一起聽過報告的人這樣說。

在7月5日下午的暑期幹部培訓班上,重慶科技學院院長、全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副事長嚴欣平教授應邀做報告。題目是:《深耕行業,協同創新,建設新型特色科技大學》。校黨委書記王清義、黨委副書記王洪彬、馬超级我校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出席報告會,張建軍副院長主持報告會。
嚴欣平院長在報告中結合重慶科技學院的曆史發展和辦學實際,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時代命題、目標定位、路徑選擇,並介紹了重慶科技學院的實踐效果和持續改進偏向。

严欣平院长说,人才的两个基础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培养人才的问题。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位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现有本科体系中处于尴尬境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生长焦虑,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禁绝确,二是教学条件比力单薄,三是教師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四是人才培养方案容易模仿传统本科院校模式等,其基础问题可以归纳为尚没有形成自身相对稳定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明显的人才培养特征。
嚴欣平院長說,在學校的發展思路上,新建本科院校應當走應用型门路,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這是適應地方(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學校尊重客觀實際的明智選擇,是學校發揮自身辦學傳統和優勢的必由之路,是人力資源開發中以人爲本的體現和高等教育大衆化的內在意蘊。
嚴欣平院長說,就重慶科技學院而言,學校的辦學定位是:行業性,地方性,開放性,應用型。學校的發展戰略是:特色立校,文化興校,人才強校。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德優品正、業精致用、拓新笃行”應用型人才。
嚴欣平院長說,地方本科院校必須跳出培養學術人才和注重功名的傳統教育模式,要面向生産、建設、治理、服務第一線。要與區域(行業)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要推動地方(行業)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成長,實際有用。
嚴欣平院長說,地方新型特色大學的路徑選擇應當是協同創新發展,即政府、企業、社會、大學配合形成有機配合體,深耕行業,協同創新。作爲高校一方,要主動融入,從點滴起步、從配角開始,主動融入到行業的發展中去,讓行業認同你還能做成事情。要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幹好兩三件有影響和有结果的事,讓行業認同。要協同發展,將學校追求與行業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服務行業發展出發,構建利益配合體,讓行業信任。要服務地方,將行業辦學的優勢,轉換爲服務地方産業發展的能力,積極參與地方各種活動,讓政府感应你的存在。要樹立品牌,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注重積累,重點打造學校的特色和品牌,逐步擴大影響力和競爭力。
嚴欣平院長在報告中還介紹了重慶科技學院的“1334”事情思路,即樹立1个理念:市场导向,相助共赢;搭建三大平台:综合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相助平台;构建三大机制:高层联系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反馈革新机制;打造四大品牌:以“两院两中心”为载体,打造产学研相助生长品牌;以重庆宁静工程学院为载体,打造产学研相助辦學品牌;以品牌本科教育为载体,打造产学研相助育人品牌;以就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打造产学研相助就业品牌。
严欣平院长在陈诉中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五结合、五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课程体系设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重点考虑岗位实际需求;基础理论教学与基本技术培养相结合,重点培养學生的基本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學生的职业素质能力;校企相助培养、工学结合,重点培养學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嚴欣平院長說,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設思路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和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新形勢,緊緊圍繞行業性、地方性、開放性和應用型辦學定位,以應用性和技術性需求爲導向,構建面向跨學科和跨專業接近生産實際的開放型校內外大工程全流程實踐教學平台,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使畢業生不僅有極強現場工程實踐能力,而且能適應當今科技飛速發展需要。
重慶科技學院是一所工科爲主、多科協調、行業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校,特別是在學科專業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培養革新等方面探索出了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严欣平院长对高等教育治理有很深的研究,特别是对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与生长有深刻的思考,他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事情及格评估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重庆地方高校转型生长联盟理事长。(摄影:朱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