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發展巡禮之一】近年來,我校深深紮根中原沃土,加速發展戰略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爲了更好地促進我校轉型發展,在全校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我校新聞網將于今日起推出“轉型發展巡禮”專題,總結和挖掘截至目前全校各單位转型生长的探索与成效、经验。第一期推出的是《在探索中前进 在轉型中發展——電氣(機電)工程學院轉型發展的實踐與經驗》。
在探索中前进 在轉型中發展
---電氣(機電)工程學院轉型發展的實踐與經驗
以2002年許昌學院升格爲本科院校爲標志,10余年来,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坚持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服务型”的办学定位,在探索中前进,在轉型中發展,逐步实现了从专科向本科办学的转型、从理科为主向工科为主的转型、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的转型、从关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型。在这一实践历程中,电气(机电)工程学院既乐成实现了自己的华美“转身”,也有力助推了学校的转型生长。
面向産業,突出應用,打造“好專業”
電氣(機電)工程學院通過打造與地方産業聯系密切,應用型特色突出的“好專業”,乐成引領了轉型發展。
上個世紀90年代,爲適應市場經濟和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發展,結合專業建設實際與許昌電氣産業發展需要,物理系(電氣、機電工程學院的前身)在物理教育專業的基礎上,設置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專科專業。這是電氣(機電)工程學院推進向應用型專業轉型發展的第一次嘗試。
2002年,進入本科發展階段之後,電氣(機電)工程學院逐步明確了“突出應用、優化結構、培育特色、提升質量”的專業建設指導思想,進一步打造緊跟科技進步,適應産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一是緊扣許昌地方産業基礎,逐步拓展應用型專業。結合許昌在電氣、通信、機械等方面的良好産業基礎,先後開設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應用型”特色突出的本科專業。同時,看准近年來國內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勢頭以及汽車服務相對落後的狀況,積極完成了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論證、申報,計劃于2015年開始招生。二是圍繞許昌地方優勢産業,著力打造特色專業。立足許昌電氣工業相對集中的産業優勢以及與許繼集團毗鄰的區位優勢,推進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特色化、品牌化建設。目前,該專業集國家級特色專業、河南省重點專業、河南省綜合革新試點即是一身,其影響力與實力居省內同類高校前列。
內培外引,專兼互補,打造“強隊伍”
电气(机电)工程学院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请相结合、专职教師与兼职教師相互增补的方式打造了一支应用型的“强队伍”,有力推动了转型生长。
一方面选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師深入企业一线,通过科技攻关、产物研发、“横向”课题相助、企业兼职等,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增强政策引导,支持教師考取行业资格证书,激励教師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学院每年都派出3-4名教師深入许继团体、远东传动轴、固高科技等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和产物研发,并有10余名教師获得了行业资格证书,教師的整体工程实践能力获得了提升。
另一方面積極聘請企業和行業專家擔任學院的特聘教授,全程參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邀請企業行業專家參與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和優化,參與專業課程的開發與設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標准的准確對接。同時,常年聘請許繼集團的李瑞生、劉甲申等專家擔任《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等電氣方面主幹課程的講授,及時將企業行業的新知識、新技术、新工藝等融入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
工學結合,強化實踐,打造“實本事”
電氣(機電)工程學院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爲目標,以“四大平台”建設爲抓手,通過工學結合,強化實踐,打造應用型人才的“實本事”,有力促進了轉型發展。
完善校内实训平台,提升學生动手操作能力。凭据“园地部署模拟生产现场、实训项目来自生产实际、实训历程复制事情流程”的尺度,学院先后建设了电气、电子、金工等3個實訓室,每年可部署2000余人次进行实训。通过实训,实现了技术训练与实际岗位零距离对接,使學生的专业基本技术在模拟的“生产线”上获得提升。
扩展校外实习平台,提升學生生产实践能力。学院建设了以许继团体、PP电子联通、远东传动轴等地方企业为主体的學生实习基地达12個,每年可部署1000余人次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实现了课堂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岗位技术相结合,使學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在产物生产的历程中获得提升。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學生科技创新能力。学院依托发现协会和电子喜好者协会,建设了大學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并配备专人指导。创新实验室建设目标考核机制,实施项目化治理,极大地引发了學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升了學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技结果的能力。近三年来,在“挑战杯”大赛中,有1項作品獲得國家級獎勵,12項作品獲得省級獎勵。
探索相助育人平台,提升學生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先后与深圳得斯特、河南杜氏动力、昊锐电气等企业告竣相助协议,配合开展本科生“3+1”培养模式的探索。遴选部门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學生加入企业的项目团队或科研平台,使學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加入工程建设和项目开发的“实战”中获得提升。
校企聯合,協同創新,打造“真结果”
電氣(機電)工程學院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爲宗旨,通過校企聯合,協同創新,打造出了一系列“真结果”,有力支持了轉型發展。
2013年,學院與許繼集團相助建设了智能電網研發中心。該中心圍繞智能電網關鍵技術進行科學研究和産品開發。目前,該中心已經完成了7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研制出了1 KWp獨立光伏發電控制器、3 KW光伏並網逆變器、48V/60A光伏控制器、蓄電池活化儀、高頻開關電源模塊、微機監控裝置等産品,5項實用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2014年,學院與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河南杜氏動力聯合建设了先進裝備制造技術研發中心。該中心圍繞工業現場自動化控制、機器人關節驅動控制、三維打印數字化制造、信號檢測與處理、先進機電裝備等領域開展相關理論研究、技術攻關和産品開發。目前,該中心與河南杜氏動力聯合研發的電機自動化生産線項目已基本完成了硬件平台的搭建事情,電焊機項目也已完成樣機研制。
雄關漫道真如鐵,现在邁步從頭越。地方院校轉型發展的時代號角已經吹響,電氣(機電)工程學院將立足許昌,加強産學研相助,凝練辦學特色,爲許昌學院戰略轉型,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電力系統實驗室

電梯學院展廳


繼電保護實驗室

电机拖动实验室